京津冀:守护生命共同体(3)

京津冀:守护生命共同体(3)

摘要:巍巍太行,峥峥燕山,汤汤海河,古称幽燕的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山河相连、空气相通。几十年来,由于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三地的大气、水体、土壤、森林等得到建设和保护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要率先突破。本报采访组奔赴京津冀10多个市县调研后发现,三地协同发展,使大气治理、水源地修复、植树护绿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不断加速进行。

植树造绿:涵养生态 固沙建“屏”

生态环境建设在京津冀地区快速推进,三地共同打造植绿工程,越来越多的林地“镶嵌”在山峦、郊野、河湖、道路之间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北多个地市环绕京津,形成两大直辖市的天然生态屏障。尤其是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4市,毗邻京津,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京津有着直接影响。

承担着“北拱”角色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是京津冀的生态涵养区。7月31日,张家口联合北京成功申办2020年冬奥会,让世人的目光聚焦这颗“塞外明珠”。张家口市森林覆盖率从15年前的20.4%提高到36%。眼下,张家口市有了新目标:规划到2020年实现森林面积2372万亩,建立首都北大门生态屏障。承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漠南侵京津的前沿。围绕坝上防风固沙林区、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水保经济林区和南部经济林区的功能分区,承德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京津水源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突出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集中实施造林攻坚工程。目前,承德市有林地面积3360万亩,森林覆盖率56.7%,“华北绿肺”正加速生长。

“南护”首都的廊坊、保定两市也列出了城市的绿化清单。廊坊提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目标,启动“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亩)”工程,规划到2015年底全市林木绿化率提高到33%以上,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保定市则规划京保毗邻区防护林带、水源涵养林带等8大绿化工程,推进京津保城市间生态过渡带、环京津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建设。

在津门大地,“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正火热推进。

北辰区是天津北大门,当地正在过境15公里的城铁沿线建设宽度250米至800米的带状绿色公园走廊,项目完工后将与北辰郊野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城际公园绿带、郊野公园、外环线绿地及城市公园构成的多层次京津双城“绿飘带”。

徜徉在天津武清区绿博园,眼前的美景让人在酷暑也感到心旷神怡。借着举办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的契机,武清区将下朱庄街南湖风景区栽种2万余株乔灌木、面积达5700亩,成为“城市绿肺”。

生态环境建设在京津冀地区快速推进,三地的植绿工程早已不局限于单个城市。以京冀合作为例,多年来,两地在林业建设合作上实施了生态水源林的建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林木有害生物联防联控等项目。截至2014年底,北京在张家口、承德两市共出资4.85亿元,完成造林绿化50万亩。近日,北京市园林局对京津冀未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介绍,让我们对三地未来的生态改善充满期待。

——打造京津冀国家公园环。为提高北京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整合京津冀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

——连接京津冀湿地群。到2020年,使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规划建设的森林湿地有机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

——互通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重点对贯穿全境并通向津冀的30余条交通干线和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等4条重要水系进行绿化建设。在重要水系每侧形成宽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建设1000至2000米宽的绿化控制范围,构建平原生态廊道骨架。

如今,行走在京津冀大地,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林地“镶嵌”在山峦、郊野、河湖、道路之间。层层叠叠日益浓密的绿意,让“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绿环相绕、绿心相嵌”的区域多层次绿色屏障显现雏形。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