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赵弘:全面小康决胜阶段 城市建设如何冲刺?(4)

二、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解决北京发展的核心问题

北京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不应该只停留在文件政策上,而要结合北京的实际。因为北京正处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特殊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打好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所以,我们应该以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具体来解决北京在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瓶颈问题。

(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动摇

2014年2月25日,习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对北京的工作既提出了肯定,也指出了北京存在的问题。他说,北京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蓝天难见,繁星无影,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患上了相当程度的“城市病”,必须下决心动手治理,不把难题都留给后人。这体现出总书记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个人做法。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城市病”,而且“城市病”这三个词被写进了我们党的文件中。其实,“城市病”这个词是一个老词,这个词在经济学领域、在城市规划领域已经被用了很多年了,只是我们国家过去不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有“城市病”。其实,这是一个中性词,它是在描述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先后关系,从而出现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对城市发展造成困扰,是一种复合的概念。

从全世界来看,“城市病”最早描述的是英国伦敦。在当年的工业化时期,伦敦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剧,雾霾持续好几个月,最长的一次毒雾持续了5天,导致4000多人死亡。后来,伦敦将40多万居民迁出中心城区,一批工业企业外迁,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周边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逐渐治理好了“城市病”。2015年年初,我去伦敦待了几天,那里没有出现雾霾天气,环境非常优美,建筑非常漂亮,绿化也非常好,确实是一个宜居的大都市。

再比如美国的纽约。当年,有1100多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到纽约去淘金,寻求发展的机会。当时正是工业化时期,纽约的环境污染同样非常严重。1910年,纽约市能活到60岁的人只占5%,有五分之一的幼儿活不到5岁,贫富悬殊,医疗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犯罪率居高不下。后来,纽约经过治理,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24小时不停运,推行郊区化,将人口向郊区、周边的卫星城疏解分散。到了今天,纽约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宜居都市。

再比如洛杉矶。当年,洛杉矶也可以称为“雾都”,每天从天而降的灰尘多达400吨,连续多天的雾霾,使得空气都变得稀缺。后来,洛杉矶经过治理,成为了有标志性美国文化的城市,我们所知道的好莱坞大片、迪士尼乐园,都来自于这个城市。

北京在过去也有过这种“城市病”。大家知道,在解放以前,北京是纯消费城市,解放以后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对于国情的认识是,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难以保卫新生的政权。所以,北京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大的工业项目都落户在了北京。比如,朝阳区从北到南就有四大工业基地:酒仙桥和798地区,就是由苏联和德国援建的我国第一个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中国的“两弹一星”和很多大的国防装备的电子设备、器械都来自于这个地区;再往南一点,在朝阳路一带,是纺织工业基地;再往南走,劲松路周边是机械工业基地;往东偏一点的垡头地区,是化工基地。再加上石景山的钢铁和重工业基地、房山的燕山石化基地等,北京市至少有六大工业基地。当时,北京的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64%,这个比例仅次于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排在全国第二位。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知道,当时,大量的原材料、能源运进运出,环境污染比现在还要严重,只不过没有PM2.5的检测而已。后来,国务院三次批复北京,不能再搞污染扰民的重化工业,所以北京才开始“退二进三”,大量的企业外迁,发展中关村,发展CBD,发展金融街。逐渐地,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时期,以环境污染为突出特征的“城市病”已经得到治理,北京现在的“城市病”处在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