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赵弘:全面小康决胜阶段 城市建设如何冲刺?(7)

(2)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不合理

那么,是不是北京有这么多的人口,就应该产生这么严重的“城市病”?其实也不尽然。北京的“城市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刚才说的第一个外(而且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第二个原因则在于北京的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不合理,这两点双重叠加,使得北京的“城市病”提早爆发。也就是说,如果空间结构和交通结构合理的话,就不会出现“城市病”。

第一,空间结构不合理。对中国而言,城市化是一个新的话题。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城市是很少发展的,快速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那么,城市里有什么规律?集聚有什么规律?

我们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城市如果要发展的话,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集聚和效率的矛盾。刚才我们说,有钱到北京,有梦到北京,这都是集聚的需求。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城市有效率呢?这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

国外的城市理论研究认为,要把城市科学布局,过去认为是建设田园城市,后来比较主流的是组成卫星城的格局。如果城市不是这样的格局的话,再加上它的集聚的力量又很强,就会形成“摊大饼”的格局,就像现在的北京一样——从二环到三环,从三环到四环,从四环到五环,从五环到六环。如果再继续下去,还会有七环、八环。城市越大,越没有效率。我们讲规模经济,就是指的规模太小没有经济效率,规模过大也会失去效率。所以,我们要保持适度的规模。

那么关于城市的建设,国外的经验是用绿色隔离带把城市圈定在一个合适的空间范围内。过去,北京提出要建设13个卫星城,后来又提出建设14个,要把主城圈定在四环以内。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四环以内是北京的主城,四环以外是绿化隔离带,永远不能侵占。那么集聚的需求怎么满足呢?要把这些需求向周边分散,建设若干个卫星城,这样就满足了集聚和效率的关系。

那么这个思路是很好的,北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们从1983年到2004年,用了20年的时间来建卫星城,成效却非常微弱,基本上没有成功。为什么没有成功?并不是理论错了,也不是规划错了,而是我们没有抓住卫星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根本着力点。

通过研究之后,我们得出四条结论:第一,距离。卫星城不能离主城太近,不能建在主城的内部。最早我们把卫星城建在方庄,后来又在望京、芍药居、天通苑、回龙观。这些卫星城离主城都太近了,起不到分散资源的作用。如果要建,就要建在30公里以外,这样才能起到分散的作用。

第二,通道。卫星城和主城之间一定不能简单地修一条公路或者高速来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建立大容量、高速化、一站式、低票价的市郊铁路,把卫星城和主城连起来。

15年前,我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去,就看到,在8点钟左右,有很多人从火车站出来,换乘地铁,很快就都不见了。我问导游,他们这么多人是干什么的?导游说,他们住在郊区的卫星城,是坐火车来上班的。在多伦多,这样的铁路班车每天会在上班和下班时间密集发送几趟,这样的话,大家一出办公室的门,就可以坐地铁到火车站去坐火车,十几分钟就回到了自己的卫星城,然后再坐别的交通工具回家,前后只用一小时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要建轨道交通而不是公路?因为公路的效率太低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各种交通工具的单位等量空间的资源运输能力是不一样的,小汽车一小时能运3千人,公共汽车能运3千至6千人,轨道交通,也就是我说的市郊铁路能运1万至3万人,呈网络状的地铁能运3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多,交通需求大,就必须用轨道交通来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载体。这并不是说小汽车没有用,而是说小汽车不占主导,主导的应该是轨道交通。但是,我们建了20年的卫星城,却没有建一公里的市郊铁路。我们修公路,公路上跑两种车,第一,公共汽车,太慢;第二,小汽车,太堵。一个卫星城一般要容纳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比较好的规模应该是容纳20万人左右。假如有一半人在主城就业,那也有10万人,通过公路的话,就会被堵在路上。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