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正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运行中的 “四个没有变”(6)

二、“四个没有变”战略框架下的“变”

上面我们谈到的是“不变”,谈的是一种静态,谈的是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但是要想让它真正没有变,特别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信心、决心、战略定力得到直接而有效的体现,就必须要立足于“变”。“变”和“不变”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二者人为的割裂和对立起来。因此,也要从“变”的角度,来看一下“四个没有变”的战略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没有变”,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客观现实,同时还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要想真正使中国经济“没有变”,则在运行中必须立足于“变”,以“变”求突破,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可持续的未来。那么,如何“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重要发展理念的核心,同时也是“四个没有变”的基本框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变”的核心构成领域。

也就是说,“四个没有变”的战略框架下的“变”,其实是跟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统一在一起的,是跟中国经济未来的五大发展理念有效融合在一起的。

从五个方面来体现“变”。

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变”的核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科学的理念和规范的措施推进全面创新的深化,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创新成为“变”得更好的坚实基础。

 第二,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我们“变”的前提。我们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变”的整体性。

 第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那么同时,它也是“变”的基础属性,也就是我们的“变”,首先是在绿色基础之上的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将以绿色的“变”,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开放也是我们“变”的重要驱动,我们要通过开放的基础之上,为中国的“变”奠定有效的参照系,奠定有效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我们要以“变”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