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零上访靠什么?

拆迁零上访靠什么?

——城中村改造的衢江新做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征地拆迁成为一道难以回避的难关,往往是上访、暴力和群体性事件的关联词。然而,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城市村”搬迁项目中,他们以民意为导向,创新性地推出预征迁、“房票”安置等模式,整个搬迁改造过程无一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把百姓当作自己亲人,有法依法、没法按章、没章协商,把大家期盼多年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事情干好干实,难事就不再难。”衢江区委书记吴江平如是说。

“预征迁”:让“民意自主”先行一步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是个古城新区,前身为衢县,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区政府驻在樟潭镇。经过10多年的发展,樟潭镇成为了樟潭街道,衢江区也建设出如今的衢江新城。然而,由于城市规划控制的原因,原本居住在樟潭镇上的卢家、樟树潭、茶埠、沈家四个村1600多户村民自1998年开始停止审批农民建房,城中村危房户、住房困难户较多。

为加快衢江区城市化进程,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使城中村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2013年12月,衢江区正式启动城中村整体搬迁改造工作,对城区规划范围内樟潭街道所辖的卢家、樟树潭、茶埠、沈家四个城中村分期实施、连片改造,按照“突出重点、服务项目、沿江成片、由东向西”的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整个城中村改造计划用时三年完成。

为了让老百姓能够顺利搬迁并安居下来,衢江区创新思维采用了货币、产权、迁建三种安置方式,重点创造性实现了“房票”安置,同时开创了“预征迁”模式。

在城中村整体搬迁改造初期,衢江区就一直在思考创新征收模式,探索以“民意自主”为核心的“预征迁”方式,改变以往惯例,让被征收人处于“主动”地位,把征收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被征收人,实行人性化征收,征与不征真正由被征收人做主。

樟潭街道卢家村是实施城中村搬迁改造项目的首个村。2013年12月,卢家村率先实施“预征迁”。“整个‘预征迁’的过程分五步实施。”衢江区城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征迁之前,由卢家村村两委班子统一征迁意见后,召开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会议通过征迁意见后,经村委会向樟潭街道办事处提出改造申请,经樟潭街道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报区政府审核。”

在此基础上,区政府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做好民意调查工作,以书面形式征询群众征收意见,宣传房屋征收政策,规定时间内有95%以上被征收户同意并自愿申请征收时,方可启动房屋征收。之后,由区政府根据城中村的申请情况和年度用地计划,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计划和分年度计划,合理控制规模。再由区政府根据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好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最终由区城改办负责具体实施。

区城改办负责人说,“预征迁”的实施真正做到了将被征收人从“要我征收”变为“我要征收”。按照该模式,当大多数群众期望改造的自愿申请达到相应比例时,政府才启动征收,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实现了城中村改造依法征收、有序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的目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