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超市”:“民意为先”尽显阳光温暖
“拆迁从开始到现在,没有捂着盖着,村干部家赔偿了多少,村民赔偿了多少,每个村民都清清楚楚,我们心服口服。”54岁的卢家村村民卢雪泉说。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让被征迁群众参与征迁全过程,保障被征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衢江区和谐拆迁的另一“法宝”。
在城中村改造政策出台前,衢江区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20余次,反复征求意见,使政策充分体现民意。凡涉及拆迁安置的重大问题,都由村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结果向全体村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每项工作开展前,工作组都要通过在村醒目位置张贴公告和广播宣传等方式,提前告知村民。指挥部将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印发至每户群众,做到一户一册,让群众全面了解拆迁安置政策。
卢雪泉在缪家安置小区的安置房就位于道路边上,交通十分便利,采光也很好。“以前有些村里选地造房子,村干部的地段总是最好。这次不一样,我们村的村干部,在选地块的时候,也和我们普通村民一样,抽签决定,没有搞特殊化,这样的安置,我们很信服。”卢雪泉说。
确保每户群众自愿征迁,不搞一户强制征迁。衢江区城中村改造征收工作组成员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时时处处为被征收户着想,用行动温暖百姓心。
选房环节牵系民心,衢江区利用1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起集选房、交易、签约于一体的“选房超市”,邀请符合条件的21家房产企业和部分房产中介入驻,每天为农户选房安置提供信息咨询。同时精心制作阳光新屋里和龙潭嘉苑两个安置小区的动画宣传片和《选房指南》进行播送,给群众创造一站式、一条龙的星级服务平台。
在整个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工作组的成员帮助群众找过渡房、搬家,甚至解决工作、生活困难,群众感动至深。通过亲情服务,获得群众的支持,让整个征迁变得更加和谐顺利。
据统计,衢江区城中村整体搬迁改造一期共涉及2个村540户,签约期内共签约538户,签约率为99.63%;二期共涉及沈家、茶埠2个村200户,自2014年8月1日开始签约,40天内所涉及的200户村民100%完成签约,并全部腾空移交拆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