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海南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按照“三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目标要求,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集中投向、重点攻坚。因人因户因地施策,多管齐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所有贫困户适龄孩子实行免费上职校、上高中,抓好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对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先抓紧解决通路、通电、通水、通网络问题,立足当地资源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位于白沙、保亭、五指山、琼中等市县生态核心保护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社会保障兜底,因病致贫的要加强医疗保险和救助。
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在贫困地区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严格落实市县脱贫工作主体责任,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考核,对5个国定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继续推进党政机关、军警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等定点扶贫工作,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二)实施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工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办好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督导。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水平。支持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加快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国际旅游学院。
(三)实施促进就业创业工程。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培育创业公共平台,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企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鼓励支持群团组织承接政府培训项目。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四)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工程。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健全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继续实施中部农民增收工程,千方百计拓宽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着力解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过低、工伤保险参加率过低、拖欠工资案件频发等问题。
(五)实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工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统筹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救济互助。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待遇标准。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措施,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工伤保险体系。
(六)实施建设健康海南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医疗服务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完善“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构建“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防控机构和中医机构能力。建立完善疾病防控、妇幼健康服务、城乡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和结核病防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等五大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发展远程医疗。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健康管理工作,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确保用药安全。倡导全民健身。
着力创建食品安全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食品药品法人承诺制”审批模式。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省、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构建贯通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执行生产监测、上市检测、持证出岛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监管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革完善管理服务。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做好优生优育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