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郑联盛:以更广的视角看待采购经理人指数(7)

刚才提到了中周期,那么,中国未来的中周期会是什么状况?我们知道,现在的制造业、房地产业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消费领域和民生领域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比如,淘宝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消费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而与之相匹配的一些基础设施、服务行业,却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未来与消费相关的新兴行业应该会成为中国经济周期的主导力量,也是我们下一个中周期发展的主要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新型的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这些改革方向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一个以外需、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为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模式。所以,未来以消费为支撑的中周期会是一个主导力量。如果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10年前投资房地产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到今天,投资一些和消费相关的领域,比如医疗、养老、机械、公共卫生等,可能会成为未来10年非常好的方向。不管是对投资机构,还是对政府部门来说,都同样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的资源开始更多地倾向于民生和消费部门。

从周期的视角可以看到整个经济周期的变化。PMI主导的短周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小的周期,它只是决定企业短期的变化,或是市场经济短期的波动。对于未来5年、10年的这种周期的决定力量,实际上不在PMI,而在于更长的投资周期和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未来可能除了这些新兴的产业理念外,还会出现新的主导产业,那么与消费领域相关的产业,无疑就成为未来主导产业核心的支撑。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有长波周期的约束。未来一两年内,外部的形势可能会比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周期的波动,未来整个长波周期的发展对中国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特别是如果在未来的一两年内经济形势越不好,越容易进一步倒逼国内加快转型和改革,加快经济模式的转变。这种倒逼机制对我们的经济结构的优化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三周期嵌套中的破坏性创造。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一些服务业正在对一些比较落后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的部门(比如钢铁行业等)进行一种破坏性创造。我们回顾一下十年、二十年前,那时是工业社会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破坏性创造。比如拆迁。拆迁实际上就是工业企业对传统农业社会的一种破坏性的创造,所以未来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破坏性创造。但这种破坏性创造对于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型来说,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只要我们有更好的改革举措来保证改革进程的平稳性,那么这种破坏性创造就是我们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力量。

从改革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希望。比如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提法,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周期波动的应对都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考。例如,我们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都是立足于短周期波动的视角。比如说目前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属于比较高的状况,因此我们要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来降低库存。再比如现在企业的成本比较高,那么我们就采取退税等一些新的政策使得企业降成本。可以说,这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组合拳”,对于改变企业的微观行为,会有非常多的积极意义。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的PMI可能在下行的过程中慢慢触底,在触底的阶段,我们的经济结构实际上也经历了慢慢优化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PMI的相关结构、相关周期看到中国经济运行的状况,也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我们目前经济上出现的一些现象。

我今天的汇报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