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看“五大发展理念”

从“四个维度”看“五大发展理念”

2016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讲话总体分为四大部分。在学习了总书记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内容之后,笔者就“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为主题,从以下“四个维度”浅谈自己的学习认知。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凸显的鲜明问题导向

“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而是针对我国发展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所提出的。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阿喀琉斯之踵”制约科技发展水平,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均表现出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不高,争取国际经济活动话语权能力较弱,“蛋糕”分配不公问题突出……这些现实问题都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亟需要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酝酿出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始终坚持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五大发展理念”就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是新时代的嘹亮声纳。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的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相互贯通、相互统一的,而非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共享体现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理念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没有创新的核心,发展就不是一潭活水。持续健康的发展最终是要走向永续发展和繁荣发展的道路。而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大理念归根结底必须坚持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求是杂志社朱铁志先生在《开局之年话“共享”》文中论及“在我看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指向‘共享’”。可见五大理念是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的,这是新理念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维。

再谈底线思维。让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快跑,就要爬坡迈坎儿。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讲话中有句:“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总书记善于运用“木桶效应”分析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难点是“扶贫”。如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成木桶,那么最短的那块木板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其次是“生态环境保护”,然后是“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这四块短板,决定着我们确定发展理念要有强烈的底线思维意识。不能在发展道路上一味快跑,要兼顾平衡发展,补齐短板,不让社会矛盾深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