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什么?(3)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什么?(3)

3、业态融合 “文化+”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新思路

【案例】 近两年,BAT(百度、阿里、腾讯)纷纷开启了在文化领域的战略布局;万达集团在文化板块表现亮眼,开始主动向文化产业全面转型。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特色农业等也通过尝试与文化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扩大消费群体,实现自身结构转型调整。

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质上是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和朝阳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阵地。

当前,以“文化+”带动的跨界融合效应正在显现,各路资本纷纷进军文化领域,诞生了“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多元融合的新模式,不仅为传统资源注入了活力,重构了产业经济的生态环境,也为打造更多个性化、分众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了新思路。

“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为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祁述裕指出,尤其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新业态和新生产模式,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大大发挥了优化和集成作用,同时,传播渠道的拓展也推进了文化产业自身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制作和营销传播等多个环节中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互相协作。

专家一般认为,产业链整合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同样,通过打造全产业链将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集群效应,也应是文化产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

例如华谊兄弟除了每年推出的影视作品外,还基于自身丰富的影视IP资源库,积极布局实景娱乐、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等多方面业务,通过纵深上下游产业链拓宽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收获显著。许多实体书店开始与创意商品零售、休闲空间打造相结合,并通过与电商的融合打造了线上线下经营销售一体化的新模式,一改其市场颓势。2015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勇者大冒险》成为首个泛娱乐明星IP打造的实践案例,由网络作家南派三叔进行世界观架构和小说创作,沿着IP跨界共生的路线,在短时间内陆续推出了手游、动画、动漫、视游等多种产品。

向勇提出,从这些企业的实践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正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从“粉丝经济”向“创意者经济”过渡,也就是从过去的以榜样为中心、用户围绕的模式,到现在的去中心化,集合企业、用户、专家等各方智慧和创意的新型生产模式。这种“创意者经济”将以前的EGC(企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家生产内容)三种模式统合起来,在互动协商的过程中决定商品的价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