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众所周知,共产主义是超越资本主义的一种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但对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到底所言何物,很多人既不清楚也不深究,于是乎,“共产主义”一直备受诟病、背负误解。正如涂尔干所言,共产主义实际上“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只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模糊的印象、偏见和情绪交织在一起”。曾一度,共产主义亦成为当代中国舆论场上处于风口浪尖的热词,各种“傲慢与偏见”也纷至沓来。对此,我们既不能纵容一些无根据无研究的冷嘲热讽肆意蔓延,也不能容忍坊间种种流言蜚语任意传播,更不能被形形色色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的错误认识蒙蔽双眼、充耳不闻、听之任之,而必须直面问题,回到马克思,以正视听。

“历史之谜”的解答与自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这里,“社会”应该是蕴含并实现了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内在贯通与统一的“大社会”范畴和广义规范性概念,也是马克思所开启的考察共产主义的崭新理论视域。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的规范性和应然性规定已经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界定涵盖其中,换言之,“社会”内在地包含共产主义的维度并明确地指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觉解,是对深处异化境遇的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历史自觉,是扬弃人的异化、回归人的“社会”的现实出路。实际上,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与共产主义的内在价值指向是高度一致的,“共产主义”正是基于“社会”的规范性并作为其应有维度的现实展开。

那么,“共产主义”又是如何在马克思的思想视域中展开的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的发展依次概括为三种不同形态。第一种形态的共产主义的视野是狭隘的、认识是有限的,它“否定人的个性”,并认为“物质的直接的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惟一目的”,它“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最多只能被称之为粗陋的共产主义。第二种形态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尽管它是要求“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还未完成的,总还是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的”,尽管它已经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还不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

在对共产主义的前两种形态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正面立论,阐述了第三种形态的共产主义,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这种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也表达了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而在共产主义之前,“迄今还不存在人的生活,而只是存在着驱使人们沦为奴隶或剥削者的经济生活。”因此,共产主义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要言之,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真正觉解,它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在这里,共产主义被提到对“六对”矛盾和历史之谜解答的原则高度。乍一看,一切矛盾似乎都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被彻底消解,难道人类历史就将终结于共产主义?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共产主义并不是化解一切矛盾的“灵丹妙药”,共产主义不会也不可能没有“矛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