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亚投行很可能还会展现出另外一个特色,亚投行将会是一个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的银行。到目前为止,有很多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已经表示出与亚投行合作的意愿。最初中国发起设立亚投行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国是不是想脱离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单独搞一套。应该说,这是不会的。亚投行的成立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补充,为现有的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所以,我相信未来的亚投行发展一定很重视国际合作的道路。
国际合作有很多的模式,首先是与现有的多边开发性银行的合作。亚投行可以跟世行、亚行、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一起进行联合贷款,进行联合研究,进行联合担保等。在这个过程中,亚投行能够较快学习到别人的成功经验,降低自己的风险。这对亚投行自身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个,亚投行会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就像刚才讲的,亚投行跟大多数的多边开发银行一样会把主权信用担保贷款作为核心的业务之一,主权信用担保贷款都是跟各个国家的政府去谈的。因此,亚投行一定会非常热情地、主动地与亚洲各国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去合作,这样才能够找到更优质的项目,能够更好地推动项目的运营。另外,亚投行还会跟这些国家的私营部门合作,一方面提高亚投行自身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可以使用PPP的模式,进行杠杆性放大,使得亚投行更有效地为亚洲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亚投行未来可能的投资领域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亚投行未来可能的投资领域。就像亚投行的名字所表现的那样,基础设施投资是亚投行最核心的业务。我相信在中短期内,亚投行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个领域。基础设施投资有好多的方向,那么亚投行主要会放在哪几个方向上呢?我个人判断可能会在四个领域:能源、交通、城市化和跨境基础设施投资。
能源和交通,这是整个基础设施里面投资最重要的两部分。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亚洲国家在能源和交通领域的融资缺口分别为4.1万亿美元和2.5亿万美元,占到了基础设施融资缺口的51%和31%。因此,毫无疑问,能源和交通会是亚投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向。
下面我主要讲讲城市化和跨境基础设施投资这两个方向。
在2008年危机以后,全球范围内都在讨论增强基础设施投资。但是你会发现,在一般性的讨论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候,通常不会提到城市化。为什么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因为呼吁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部分还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机构,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基本上是在80%左右,因此他们不会去关注城市化,不会把城市化作为一个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方向。但是发展中国家就不一样了,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低于40%,除去像日本、新加坡和韩国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外,大多数的城市化率都比较低。中国还算是高的,中国2015年的城市化率大概能达到54%左右。对于这些亚洲国家来讲,城市化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最重要方向。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其实城市化主要工作是与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如果我们不谈城市化只看基础设施投资,就会把很多有意思的项目忽视掉。比如说,智慧城市建设、地下管廊建设、水网循环建设,这些领域如果用城市化角度去看,它们是最标准的、最优先的城市化项目。但只谈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候,这些项目有可能就会成为边缘性项目。因此,我觉得城市化很可能会成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个投资亮点、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能够最为有效地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有可能为亚投行的投资找到一些有较高回报的项目选择。比如说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大量的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里面有一些较高回报率的项目,像交通管理系统。据我了解,像世行、亚开行等多边开发银行都特别愿意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类项目有非常好的经济回报率。当一个城市建成高水平的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摄像头实现的违章罚款会给这个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由于有很好的经济性,这种项目的风险是非常低的,给世行、亚行带来了很好的项目回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