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演艺嘉年华——庙会
主持人:过年除了拜年之外,现在还有一些民间的花会,还有一些民间的庙会。
陈连山:过去在明清时代,北京的庙有3000多个。现在保存了不到1000个,庙会庙会,是指过去在庙前面举行的一种活动。过去春节的时候,如果你信仰某个宗教,那好,你在新年的时候,你一定要向神报个到吧,向神表示一个虔诚,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活动。大家都在春节的时候,都去庙那儿拜神、敬神、烧香,人就会比较多,都聚在那儿了。人都聚在那儿之后有人气,特别是还有一些信仰更深的人,普通人我们只是烧香就完了。还有一些信仰很深的信徒,他就会组织花会,咱们现在叫花会,其实正经的名字叫香会,就是烧香的组织,其实就是宗教组织。他们为了向神表达更虔诚的这种心情,所以他们要组织一个娱乐团队,要表演宗藩,表演杂技,还要表演五虎棍,向神表达一个更虔诚的心情。
普通人只是去烧个香,他们不光去烧香,他还要为神做表演娱乐神。同时,他这个活动能够为神吸引来更多的信徒,因为他是表演,大家都要看热闹,一路上的表演都是压缩本、删节本,只有到庙里边去表演那个是全本。香会和庙会是两回事,香会是庙会的一部分。由于庙会人特别多,商人就发现这是一个经商的好机会,商人就会去卖各种东西,艺人也会做一些表演,他可能没信仰,因为人多,那是他吸引观众的一个好机会,而且更何况这时候春节,大家手里头零花钱多,商人可以去卖更多东西,因此商人也去凑热闹,所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活动。
宗教信仰过去是核心,现在慢慢的,宗教信仰的成分在下降。因为五四以后,尤其是解放以后,我们反对封建迷信,那么就把各种各样的庙会全禁止了。1984年前后,我上大学的时候,北京恢复庙会,为了让人民提高这种幸福指数,把文化生活能过好,北京恢复庙会,可是恢复庙会又不能在寺院里恢复,在寺院里恢复好象还有一点封建迷信,怎么办呢?先选地坛公园,地坛公园是一个很传统的位置,它里边没有神,就在地坛公园吧,结果老百姓特别欢迎。现在的庙会其实是一个春节嘉年华。
主持人: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了。
陈连山:古代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古代人信仰的内容比较浓厚。现在信仰的色彩比较淡,一般的庙会,大多数庙会现在是一个纯属娱乐的,也是一个购物狂欢的活动,很热闹,在北京逛庙会,是春节很重要的一个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