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的慈与孝
主持人:初一早晨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现在不用跪了。但是过去,传统上讲,还要给爷爷奶奶,家里最高的长辈跪下拜年。
陈连山:对,那是正宗的、正统的拜年的方法,下跪是表示对最高的长辈的尊敬。现在的礼节都轻了,现在我们要作揖,这么给长辈拜个年,这是最标准的拜年。国家是非常强调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父慈子孝,就是说长辈父亲对晚辈对儿子要讲慈爱,爱护孩子。孩子对父亲,晚辈对长辈是要讲孝敬,所以说父慈子孝顺,子孝怎么体现?就体现在拜年上。新年到来的时候,你们两个社会关系是什么?晚辈给长辈一磕头、一拜年,我是晚辈,他是长辈,我要用孝心来对待他。通过这个举动,培养人的孝道的观念。相对应的父亲或者长辈的慈爱怎么体现?
主持人:给压岁钱。
陈连山:体现在给压岁钱,发红包。所以这两个一个是拜年,一个是发红包,这俩正好相对,分别对这两个人,这两群人都进行了定位。你的长辈的道德要求你必须慈爱,对孩子必须好。晚辈通过拜年,培养孝敬,所以在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中,俩人的社会地位明确了,俩人要遵从的社会道德规范也明确了。
古代皇帝和大臣们也一样。大臣们在初一要上朝向皇帝拜年,这一项活动不叫拜年,叫朝正。朝正,正是正月初一的意思,在正月初一向皇帝拜年叫朝正。朝正完了后,大臣们互相拜年,一朝里有几百人,有团拜,团拜这个词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古代的时候就有。明朝、清朝的时候就叫团拜,大家站一圈,一拜这一圈,都代表了,那是官方礼仪,就叫团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