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

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

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包容性特征。

导向性主要是指,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都有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都离不开共享发展理念的制约和引导。共享发展理念把注重社会公平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强调“注重机会平等,保障基本民生”,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团结,同样具有引导的意义和方法论的启示。

包容性不仅指共享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且突出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参与,都能够尽其所能,都能够获得公平回报。我国社会存在的利益固化藩篱、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不仅影响共享,而且影响共建。只有每个人都能在推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谱写人生出彩的篇章,共建与共享相统一的包容性发展,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

共享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首先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注重补好“短板”。《建议》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点,从重大民生方面展开,注重问题导向,突出有效性。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是人民共享的公共产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急需补齐的短板之一。《建议》针对“十三五”时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普惠性和均等化,突出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普惠性要求公共服务对象全覆盖,人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保基本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满足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做起,恰当把握公共服务供给扩大的规模和水平。可持续要求在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实现公共服务各项制度长期稳定运行,使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并且在享有的水平上即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有所提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是目前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走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如果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掉了队,就会影响全面小康的真实性,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