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福利设计(2)

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福利设计(2)

核心提示:当前需要在巩固已有福利保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住房、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福利制度,同时通过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新常态下完善社会福利设计的思路

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全民覆盖与城乡统筹。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与发展所进入的全新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由“低水平、广覆盖”,向“共享型”和“发展型”的转变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完成“广覆盖”向“全覆盖”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这也是国家在现阶段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与发展中主导责任的最集中体现。根据党的十八大所设定的“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的战略目标与时间表,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也正是处于逐步走向“制度”、“人员”和“服务”全覆盖的过程之中。为此,当前需要在巩固已有福利保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住房、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福利制度,同时通过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强化第三部门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无论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福利模式和福利政策,其作为一种理念与发展趋势,都早已经是深入人心。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兴起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和多种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各种社会化实践活动,至今也已在法制建设、服务平台搭建和多元化运作机制完善等多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结合目前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程度依然不够理想的现实,同时也结合观念、体制、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依旧存在的困难,笔者以为当前也正是需要进一步强化“第三部门”重要作用的关键时期。一是应进一步完善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福利提供及社会化发展的门槛和标准,以此明确具体的服务对象、范围和标准;二是应以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及其变化发展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引导第三部门的平衡发展和有序参与,这其中既应包括积极鼓励也应包括合理限制;三是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宣传与监督力度,持续提高其自主性、影响力和自律水平。

着力构建和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传递与输送网络。在日趋混合或多元化的福利供给与治理模式之下,社会福利服务传递与输送网络的构建与完善,主要需要把握好行动能力提升、合作机制构建和输送路径优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行动主体能力的提升角度来看,政府部门的角色转变与市场和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责任与功能的变化是同步的过程,而政府部门所设定的福利制度与具体政策,又影响和制约着市场与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与行动方式,因此就需要各个行动主体能够坚持创新变革和审时度势;从合作机制构建的角度看,各个主体间的平等互信是实现有效治理的最基本前提,而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合作与共赢,则是当前有效整合多元主体和实现治理目标的关键;从社会福利服务输送路径的角度来看,多元主体的多层次参与和有效供给,是社会成员多样化福利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的根本保障,因此应在破除角色困境和理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扶持与绩效评价等手段来推动和实现福利服务输送路径的不断优化。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