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重新思考职业教育定位(2)

张力:重新思考职业教育定位(2)

2.重新定位·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及培训将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混搭”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将是教育体系中同外部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一个领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制度,实际上就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即使人们错过某一阶段学习,也有补偿机会。

职业教育将是教育体系中同外部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一个领域。综观国际上不同教育分流模式,主要由各国或地区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所决定,如果中间环节不够协调,则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和社会认可度都会降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制度,实际上就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即使人们错过某一阶段学习,也有补偿机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在部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直接涉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衔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史料可查的政府发布的学制图,只有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学校系统图,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教育法》,关于教育基本制度的规定仅是文字表述。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委联合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再次公布新的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重点是在义务教育后分流,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勾连起来,既有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职,也有对普通本科、专科层次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确认,再往上的研究生阶段,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各条渠道之间双向衔接,且同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培训进修连接。一般而言,普通教育体系主要以学科及分支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以岗位及岗位群为导向,继续教育体系以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及公民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见右图)。与专家学者绘制的教育体系图相比,此图表达了中央部委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形成的基本政策共识,为搭建终身学习资源平台和制度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跟进定下了基调。

考虑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首次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类似“零存整取”的“学分银行”制度。今后,着力建设这一制度,有“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作基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依托,旨在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努力使所有具备学习愿望和基本能力的人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不同路径,获得的学习成果纳入被认可、累计和转换的制度。为此,特别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系统、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协调共建职业教育培训与其他教育学习活动相互融通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国民素质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这将集中体现职业教育及培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基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使亿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及家人成长、成才、成功的路径与方式。

3.重新定位·融合合作

职业教育及培训必须走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目前,大概没有看到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同时,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的主导作用往往甚于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多数国家在法律政策层面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成本分担的责任。目前,大概没有看到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同时,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大潮之中,各国抢占国际产业分工链有利位置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的职业教育及培训正在彰显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不仅成为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升级的基础条件,而且成为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业态的强劲动力,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对此都高度重视,而且都在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及培训的质量(用户获得有用性)和效率(资源配置合理性),甚至把职业教育体系打造成为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