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金元浦:中国传统文化与《习近平用典》(5)

这首诗的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用到了竹。大家知道,郑板桥是画竹的高手,寥寥两笔就画出来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竹子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个文化内涵就是竹子高洁、有节。竹子是一节一节的,竹子有节,这个“节”字被拿来形容一个人要有气节、有节操。还有一条,竹子是中空的,叫“虚怀”。那么“虚怀若谷”是竹子的本性,中间空,所以能容纳万物。

 郑板桥画完竹总要写上几笔题诗。他就说“衙斋卧听萧萧竹”,在衙门里我住的地方,躺着能听见竹叶的声音。这句诗中,一个“听”字,就能看出作者忧心如焚。外面遭了大灾,他难以入睡、夜不成寐。“疑是民间疾苦声”,竹子在风中飒飒作响,好像老百姓痛苦的声音,声声入耳。“些小吾曹州县吏”,像我们这样小小的州官、县官。“些小”就是微小的意思,“吾曹”就是我辈、我们这些人,包括巡抚。“一枝一叶总关情”,实际上讲的是风吹得竹子飒飒作响,就好像老百姓在向我们哭诉,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让我情何以堪啊。

所以,习近平这一句典故用得非常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四、如何治国、如何为政?——先立官德

习近平经常讲,国家治理千头万绪,我们要深化改革。深化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思维?“要有木秀于林的骄傲”。这是什么意思?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一棵树长得太高了,风一来,马上就先把它折断;河边的岩石,出来的那一块,水流每天都拍打着它。中国人是讲究平均的,在很多方面是不允许人们出头的,所以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要出头,会怎么样?枪打出头鸟。

习近平认为,我们就要有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烦恼。你要做官,就要知道你出头了,大家对你要求很高。你是官,是干部,就要承担这种烦恼,既要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要有为山九仞的压力。“登泰岳而晓天下”,登顶泰山了,天下都在我的胸中,但是“为山九仞”,这么大一座山压在心上,也会有压力。

所以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如今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很多人提出这是惊险一跳。有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反腐,我们揪出来几十个省部级以上官员,很多国家级的大毛贼、大贪污犯被揪了出来。

当前,我国确实面临一个非常惊险的历史转折。贪污腐败风行,社会整体上贫富分化问题非常之多,处在经济下滑的转折关口。随着过去的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们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优势已经不再,珠三角很多地方的工业制造业已经转到越南或者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去了。但是面对这一系列的困难与危险,我们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救国之心看出,我们是能够经受住这种考验的。他用一种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来统筹。

在为政方面,习总书记谈到,“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我们看一看他怎么讲为政,怎么讲治理。他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当省委书记时,他在《之江新语》里说,“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这句话后来被他多次引用。李克强总理也谈过,当官就别想着发财,要发财别来当官。这是一些基本的认识。

习总书记提出“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的规定,为官要注重修身立德,为官要清廉。历史上,政治清廉的士大夫终身都恪守“政者,正也”的准则。人生,身正不怕影子斜,都是这样一种形象。历史上,很多人留下了这样一些重要的思想。所以总书记在引用的时候说,要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现在有很多官员都是,口号叫得很响,背后被万人骂,别人对他指指点点。当然,这种官员大都被揪出来了。“政者,正也”,就是政治政府,要从政。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