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PPP有效落地?

如何让PPP有效落地?

在中国经济保持中低速增长、地方政府面临债务压力、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既保证合理经济增速,又避免以传统的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行PPP项目,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然而,这一理应被各方乐见的模式,却广泛遭遇项目开工率低、落地难的尴尬。数据显示,目前我国PPP立案项目开工率还不足5%。是什么阻碍了PPP项目的落地实施?PPP项目的有效推动又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做好哪些准备?记者日前走访了贵州省,为PPP项目落地寻求答案。

1 开工率为何不足5%?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29日,全国各地共有7110个PPP项目纳入综合信息平台,总投资约8.3万亿元。其中,新建项目占投资总额的91%,而实际开工项目351个,不足总数的5%;处于项目识别阶段的PPP项目5542个,约占总数的78%。这些项目并不确定是否推行。

PPP直译为公私伙伴关系,即公共私营合作制,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企业等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经推出就引爆了地方政府的推广热情,纷纷争先推动PPP项目上马。

然而,合作的愿望却在现实中“遇冷”,目前我国PPP立案项目开工率还不足5%。“为什么PPP雷声大、雨点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PPP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锋告诉记者,PPP分为使用者付费项目、政府付费项目以及两者结合项目。付费方式不同,合作方式也不同。目前市场上更多关注政府付费方式,对使用者付费研究较少。“如果对付费方式的年限、价格等没有清晰的保证,企业就很难参与进来。尤其很多城市基础设施的PPP项目投资大、回报期长,企业难免有顾虑”。

2015年,山地面积占比达90%的贵州省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这主要得益于从2007年起贵州省在PPP上的成功实践。通过与中国交建、中国建筑、四川路桥等企业的合作,贵州“十二五”期间投入6100亿元,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128公里,位居全国第8位。2015年的高速公路增量居全国首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告诉记者,目前在高速公路的PPP合作中,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资本相对较少。“交通项目太大了,一个项目动辄就要几百亿元的投资,而回报率只有4%到8%,回报期限要几十年,民营资本没有这个实力,也不感兴趣。”王秉清说。

PPP近几年风生水起,市场也鱼龙混杂。“有的地方政府不搞调查研究,忽视社会投资人的实力和业绩,看重企业许诺的投资额和回报率,这样的PPP合作往往是很难成功的。”中国交建总裁助理、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赵喜安表示,中国交建160多个PPP项目全部都是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做的,是公司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晶。

目前,PPP推广还存在着一定瓶颈。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指出,PPP项目领域分布失衡,绝大多数仍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领域的项目比例相对较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PPP的成功实践有赖于高度的契约精神和相关立法保障,过往的PPP失败案例经常表现为政企双方在面临纠纷和矛盾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可循,造成责任无法落实,结果只能一拍两散。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