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专家"王辉(3)

摘要:“一份土地情,一个育种梦。”难以割舍的小麦情怀,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专家王辉扎根黄土,以土地为家,与小麦为伴,以育种为生,40余年执着坚守,把青春热血洒在西北黄土地上。如今,他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年过古稀的老人,培育出“西农979”等小麦新品种11个,推广面积近两亿亩,增收小麦40亿公斤,新增效益59.5亿元,虽荣誉等身,却甘于平淡,躬耕不辍。王辉说,只要身体允许,试验田照常去。2015年11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3.组建团队培育优秀种子 推广面积近两亿亩

育种工作就是接力赛,要不断推出优良品种,除了年复一年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忙乎,还要慧眼识珠,才可能选育出优良品种。 

王辉坚持认为要想出良种,常规育种这条路必须一直走下去,而人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辉组建了小麦育种团队。如何让小麦育种事业越做越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王辉以身作则,什么事儿都走在前面。在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先后培育成11个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近两亿亩,增收小麦40亿公斤,新增效益59.5亿元。其中“西农979”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该品种已成为我国冬小麦第四大主栽品种,单个品种推广面积超过亿亩。它也实现了王辉的一个梦想:把优质与高产、抗寒与早熟相统一。

长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事情,满身的泥土,在别人眼里看来,王辉和一个农民没什么两样,但在王辉的心中,每年从小麦入地到收获,都孕育着希望,那就是通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培育出比“西农979”适应性更好、产量更好的新品种,亩产能够达到800公斤,实现小麦育种新的突破。

王辉教授在办公室工作。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王辉在小麦育种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他也被授予了“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他选育的“西农84G6”、“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979”等11个小麦新品种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其中“西农979”被农业部推荐为黄淮海地区主导小麦品种。 

面对荣誉,王辉很淡然,他说:“在现有优质高产的基础上,我想进一步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王辉说,只要身体允许,试验田照常去,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总有一天能解决。

对于小麦育种事业,他除了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给年轻人,还时常用百岁专家庄巧生育种的案例勉励自己:“百岁老人、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先生坐着轮椅还要去试验田呢,我才70出头,一步步干吧。”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