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光:建立大学与社区的非遗传承互动模式(3)

乔晓光:建立大学与社区的非遗传承互动模式(3)

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滞后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遗产大国,但高校的文化遗产专业发展与之并不匹配,在文化遗产尤其是非遗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是滞后的。文化多样性的非遗作为知识体系应有的文化尊重还没有完全实现,高校对非遗作为知识体系的接受还没有真正开始。

高校在非遗学科与科研方面滞后的现状,给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带来了被动。正如东阳传统民居营造传人吕雄心所说,目前的“非遗进校园”还未全面系统地深入到非遗保护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也就无法让传承进入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基层社区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关濒危文化遗产类型的抢救与基础研究,都有待大学的积极介入,并承担起当下文明转型期应有的文化使命。后续五年的研培工作也是大学发展非遗相关专业学科的机会。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许多乡村消失了,而以生活为载体的许多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虽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传下来,但是具有文化艺术独特价值的非遗类型可以进入教育传承的渠道中。在中国这样的文化遗产大国,大学不仅是非遗的教育传承之地,也可以成为有当代价值的“非遗”文化物种的“活态博物馆”,如:剪纸、造纸术、木版雕版术、活字印刷术、印染、陶瓷、民间建筑营造等许多非遗手工艺传统,都可以成为大学新的知识资源和实践的文化艺术类型的课程。尤其文化遗产地的高校,与非遗传承社区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学习是非遗传承不可忽视的可持续模式。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