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3)

摘要:这篇文章主讲的题目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张维为教授以他特有的经历和知识,特有的道德和良知,特有的气质和睿智,特有的数据和论据,给我们烹调出一桌关于中国模式、中国超越的精神文化盛宴,使我们大大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读懂中国的新视角 

(一)两个板块的互动 (发达板块与新兴经济体板块) 

有一次我讲完中国崛起之后,一个青年教师站起来提了一个问题,他说:张老师,听完你的讲座给人感觉中国人生活得都很幸福,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中国人要求移民,你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待在中国。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关键是问对人了,我认识的中国移民多了去了,移民欧洲、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我都认识。我说我鼓励他们去,为什么?我自己做过一个小小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按最保守的估计,70%的人到了瑞士、法国之后,会变得更加爱国,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我说如果你愿意移民美国的话我给你支个招,我对纽约还比较熟悉,你可以从上海到纽约体验一下,从上海的虹桥机场或者浦东机场两个机场起飞,到纽约任何一个机场降落。纽约有三个机场,从上海去比较多的是纽瓦克机场。你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机场到第三世界的机场。 

美国的基础设施都是60年代的,我们广西内蒙的基础设施都比它好。你尝试一下,如果你有胆量的话,你在纽瓦克住一晚上,感受一下,晚上敢不敢出去,不敢。我还有一条额外的消息,一般人不知道,纽瓦克有一个不错的医学院,这个医学院最发达的科目是枪伤,因为附近每天都有火并。稍微有一点知识的人都知道,美国就是三个板块组成的,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如果你因为种种的原因混在美国的第三世界(美国第三世界是不小的板块,所有大城市里都有,纽约也是),我说你的命运恐怕和非洲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人均寿命50来岁,天天有火并,根本不会见报,根本不会见媒体,可能当地的小报上有两行字然后就没有了。 

你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像我们很多中国人一样,进入美国的第二世界,当IT男,问问这些人,过去20年,我不会说10年、15年,他们的真实收入有没有增长。如果买了房子,房子有没有增值。坦率地讲我估计至少70%的人回答说NO。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有很多同学在美国待了30年、25年,你让他把资产全部卖掉到不了100万美元。 

可以说,中国是以人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规模和速度在崛起,美国虽然是一个超级大国,但是确实明显地在走下坡路。 

我觉得看待中国崛起可以有一些新的视角。现在官方的表述经常说现在是中国经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我们总是不忘记加上这么一条,人均GDP还是很低,排在世界80位左右,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我自己总结得越多,我对人均GDP就越有看法,特别是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情况太复杂了,不是简单地可以类比的。就好像是天气预报一样,比如说新加坡今天的平均气温是35度,它的面积非常小,只有上海的1/10、北京的1/25,所以它的这个平均气温是准确的。可要是用平均气温预测中国,说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均气温35度,那没有人能够理解。所以我说要分板块,因为我们的国家太大了。

所以我就讲我们是一个发达板块和一个新兴经济体板块,这两个板块高度的良性互动,是中国成功的秘密。我认为,内地和中西部地区不是简单的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我们的电力的覆盖面是99%的人口,就是全部覆盖了。一般发展中国家能做到60%、65%就不错了,印度也就是70%。所以我说我们的中西部地区是一个真正的新兴经济体。 

(二)购买力平价 

用人均GDP指标是因为我们比较低调,低调有低调的好处。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所有国家有一个评估,它用的是购买力平价。没有什么指标是百分之百可靠,但如果用购买力评价的话,相对来讲比较可靠一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我们2014年GDP超过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了。我们之前还是反对这个评估的,但我想我们要心中有数,不能总是有一种大国小民的心态。中国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国家,人口我做了一个初步的计算,大概是100个欧洲国家的规模,我们是将近14亿,经济每年持续增长,两位数的增长比率,连续30年,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规模。实际上我们现在GDP的统计,很多东西都没有加进来,比如街头小贩,这个在美国是要统计进去的,而我们小贩这个产业不知有多大,根本就没有统计。 

(三)住房自有率 

还有一个住房自有率,讲到住房谁都说房价太贵太离谱,但我说还是要实事求是,就是先肯定再改进。不管怎么样,今天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了所有的西方国家,超过了所有的所谓发达国家。现在看到统计,农村住房自有率几乎是100%,城市大概是80%以上。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买不起房子,但是我想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有房子的,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目前还没有遗产税,所以这个房子也会传给年轻人。我在书里讲过一个例子,如果问在上海星巴克喝咖啡的小白领,你算不算中产阶级,他说我算什么中产阶级,我只有一套房子。在上海有一套房子还不算中产阶级?按全世界的标准也是中产阶级了,甚至是中产阶级上层。 

(四)人均寿命 

人均寿命,中国现在是76岁,美国才78岁。我国整个发达板块,预计寿命是80岁左右,北京、上海都是82岁,纽约是美国最高的79岁。 

所以我说一定有什么地方中国做得比西方好,相对你我更成功一点。那么这样也产生了一个悖论,比如说中国人均GDP,如果按照官方汇率计算的话,只有美国的1/9,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又刚刚赶上或超过美国,但人均也就是美国的1/4。为什么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家庭净资产、人均寿命跟美国差不多,甚至比美国好一点。我想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GDP的计算方法,我觉得我们的计算方法有一些问题,或者他们的计算方法有问题,把很多泡沫都算进去,比如美国的律师事务所要在全国招1000个律师,这1000个律师增加了交易成本,但肯定增加GDP。另外我想邓小平讲过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们人均GDP虽然不高,但是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人民得到的实惠可能会比较多。”我想这是一种解释。

责任编辑:王培培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