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从科技人员的思想深处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并顺应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孕育优秀的科技人才和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我们要倡导淡薄名利、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好风尚;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奋发进取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提倡平等的学术批评和争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我们既要大力传承中国文化注重整体、辩证思维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也要鼓励科学家通过实证的、精细定量的研究来探索未知规律,最终升华到对普遍规律的理性概括。我们倡导求知、求真、追求真理的科学文化与在研究过程中追求为人处世的至善、至美的人文文化的紧密交融。不讲科学文化会导致技术和生产的落后,片面强调科学文化而不重视人文文化也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
三、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
1.基础研究的重大战略意义
西方的几次科学革命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基础研究以探索、揭示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为使命。基础研究的成果往往具有超前性,每一个重大突破, 都将提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对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基础研究的发展成为不断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创造新的社会需求的强大动力。基础研究是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关生态与环境保护、人口健康和自然灾害预测等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基础研究在更深远的层次上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技术途径,并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许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必须将资源集中于有市场效益的技术发展。常常听到这样的争议,是支持看起来没用的基础研究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转化、应用研究呢?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后面一种观点是短浅的。为什么短浅?因为如果仅仅局限于技术转化,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研究不能有新的发现,不能有新的知识创造,那就没有什么可以转化的了。那你就落后了。中国过去吃亏就是重视应用,而不重视理性的思维,规律的概括。
2004年前后,美国科学基金会曾请美国经济学家对美国最近25年的经济增长做了研究,调查基础科学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最后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说过去25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