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遇到的就是两个时代的转型时期。前头那个时代,贵族很有权力,皇帝没有什么权力,说了不算,很恼火。与此同时,平民小伙子无论有多优秀都当不了大官,因为你不是贵族。但是贵族时代延续了那么多年,它必然出问题。出什么问题呢?贵族会越来越堕落,一个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只要长大就能当官,他还要挣扎奋斗吗?他就不要挣扎奋斗了,他不挣扎奋斗就越来越柔弱了,精神上柔弱,身体上脆弱,他就越来越不配当官了。他不配当官还身居高位,谁都不会接受。平民和皇帝都想改变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需要一个挑破这个秩序的人。
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武则天。武则天通过废王立武这一件事儿,想当皇后嘛,当时已经有一个贵族确认的王皇后了,她通过挑动这个事情,挑动了社会最敏感的话题,就是人要不要平等的问题。她把这个问题挑动出来了,皇帝在给她加油,平民出身的官员在给她加油,那么皇帝和一般官员的力量,再加上她的心机,最后就斗倒了王皇后。斗倒王皇后之后,又斗倒了支持王皇后那些大贵族,然后她的地位就越来越稳固了。她是一个顺流而下的人,是一个顺着时代潮流成长的人。这是武则天得到的第二个助力。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流而动和逆流而动,你需要用的力气和收获的成果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游泳,逆流而动,一个小时你只能游20米;顺流而下,流水的速度有多大,你的基础速度就有多大,如果再用自己的力量加速的话,你可以游得非常远。
第三个对于武则天非常有影响的力量是什么?唐高宗的身体状况。武则天何以成为武则天?我们前面讲了两个大命题,第一个大命题北朝的传统;第二个大命题,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允许一个离经叛道者出头;第三个,我们讲身体。大家有没有觉得很不平衡?太不平衡了,那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和这么小的事情放在一起呢?那么宏大的东西怎么和如此私密的东西放在一起呢?身体有那么重要的价值吗?唐高宗的身体就有那么重要的价值。唐高宗的身体是什么状况?病而不死的状况,他生病了,但他就是不肯死,而且一病就是三十年。什么病?心脑血管疾病,李唐皇室的家族遗传病。这个遗传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整天病病怏怏的,不能够真正的上朝,但是他也一直这么拖下来。
那么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不是病而不死,或者是根本没病会怎么样?很简单,武则天再厉害,顶多当长孙皇后。皇帝对于手里的权力都很在意,不会轻易放权,那么皇后最大的能量就是当一个贤内助。那如果唐高宗一病就死了呢?唐高宗第一次发病的时候,武则天刚刚当了三年皇后。什么也不意味,没有权威,没有人真正地去支持她,甚至没有人真正地知道她。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皇帝死了,肯定会让皇子接班,设辅政大臣。那么武则天再厉害,她只能当有权力的皇太后,换句话说她只能当慈禧。
但是,历史不是这样的,真实的情况是唐高宗在生病,但是又没有死。所以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时间,武则天一直是以副总裁的身份存在的,而且是常务副总裁。总裁不真正管事儿,常务副总裁在管一切的事情。她有什么呀?她有的是一个免费的老师在指点她,这老师比她政治经验丰富;她有一个免费的保护伞,皇帝都没说什么呢,你别人还能说什么呀;另外,她还有用三十年时间积累起的政治权威。大家想想,三十年是什么概念?三十年绝对可以造就两代政治家。因为一般人走上政治舞台,发挥比较成熟的作用,在四十岁上下了,再过十几年大多数人会退休了,两代政治家可以通过三十年来奠定。
那么如果两代政治家,都习惯于武则天在那指手划脚的话,有一天那个并不特别管事的总裁死了,这个常务副总裁扶正,大家是不是都觉得相对顺理成章一点?一定是这样的。
第四,武则天的个人能力。我们刚才讲的其实是大时代和小时代的问题,但时代对于每个人是公正的,一个人能走多远还取决于他自己。第一取决于他自己想走多远,是不是这样?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好多女性曾经参政,但只有武则天当皇帝?我说很简单,因为她最想当皇帝。真的是这样,大多数女性会止步于贤内助,会止步于皇后,会止步于皇太后。她觉得我已经实际上拥有权力了,干嘛一定要那个名分呢?就像现在很多家庭一样,明明太太说了算,但在外面还是要给先生一个面子的。我已经有实际权力了,何必要处处挑战他呢?那样不是整个社会压力也蛮大的嘛?但是武则天是真心实意地想当皇帝,她不仅仅想要实质,还想要这个名分。这是第一点,她想得就那么远。
第二,她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她也是一个读书人,除了时代造就她,还得有个人的造就。她和长孙皇后有什么不一样?长孙皇后是读什么书的?读经书的。武则天呢?文史。史书是干什么的?有一句话,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史书是教人政治智慧的。中国古代也好,西方古代也好,史书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教人政治智慧。中国还好一点,所有的小孩都有资格读史书。别看西方现在整天讲民主自由,但是在西方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时候,仅仅国王和贵族的小孩才可以读史书。为什么?只有他们才用得到史书,史书就是教你政治智慧的。
我们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了,武则天和长孙皇后的价值取向、人生观是不一样的。长孙皇后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读书、明理、有道德的人,而武则天的偏好是,希望史书能够提高自己的政治智慧,辅助自己进一步成长。人的取向、信念不同,决定了人的道路不同。所以,长孙皇后本质上讲也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但是她最后的成就是贤后,而武则天最后的成就是女皇。
(三)武则天的文化意义
长孙皇后的文化意义我们刚才讲了,第一个是奠定了后妃的一个标杆,第二个是奠定了一个贤内助的样板。武则天的文化意义呢?
第一,开创了大唐宫廷女性的皇帝梦。女性想当皇帝,我估计历朝历代不见得没有,但是集中起来就是在唐朝。武则天死后,接着她的儿媳韦皇后,她的孙女安乐公主,女儿太平公主都想当皇帝。一个时期有这么多女性集中地想当皇帝,那和武则天的引导作用是分不开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人们不知道女性可以当皇帝,现在有她开了先例了,很多人就觉得,她行我也行,她行凭什么我不行。所以马上一堆妇女都向最高权力冲刺,这是唐朝非常独特的一个政治现象。所以我说,她开创了大唐宫廷女性的皇帝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