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中企如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专家建言中企如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三位专家学者热议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中企对外投资

核心提示:要看到,企业“走出去”到国际上发展,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走进国际大市场、融入国际大市场,生存下来,发展好。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不断提升。而随着企业“走出去”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各方面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要看到,企业“走出去”到国际上发展,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走进国际大市场、融入国际大市场,生存下来,发展好——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予阳 冯其予

嘉宾: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张建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白 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

新趋势:

全方位投资格局渐现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哪些新趋势?哪些因素促成了新趋势的出现?

张建平:企业“走出去”亮点纷呈,可圈可点。第一,中国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并购比重显著增加。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外投资增幅达到了60%以上,而此前也就是20%至30%左右。第二,制造业对外投资异军崛起。以前,商务服务和租赁、金融、资源能源行业“走出去”较多,但最近制造业对外投资迅速增长,如吉利并购沃尔沃、三一并购德国的普斯迈斯特等。第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是高铁、电站、港口、机场、公路等大型项目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一趋势更加凸显。第四,在新常态下,2016年中国无论是按照哪种口径来统计,都成了净对外投资国。

之所以会呈现出这些新趋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现在已到了对外投资增速高于引进来增速的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根据经济学家测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这一阶段后,对外投资将持续增加,一批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也让对外投资需求更加旺盛。其二,中国政府积极构建企业“走出去”的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推广,都为更多企业“走出去”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白明:近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速加快,对外投资规模与利用外资规模大体相当,我国正从商品输出大国逐渐向资本输出大国迈进。可喜的是,当前企业“走出去”不再局限于资源能源等传统行业,全方位对外投资的格局正在形成。而以往表现不太强劲的服务行业,“走出去”势头也很迅猛,比如万达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等等。体育产业也有不少突破,如苏宁并购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股份。

“走出去”进入加速度的背后,是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此外,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也给并购提供了很多机会。

桑百川: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明显提速,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投资也在高速增长。特别要强调的是,不仅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高速增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速也非常快。这说明,我国民企的活力与实力都在增强。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