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例子,班军的建立。在《明史•兵志》是这样说的,“京操自此始。”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京操自此始”是从永乐十三年开始的。但是当我仔细去追这句话的背景的时候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的问题,我在考订这句话的时候,是把洪武朝后期,建文年间,一直到永乐整个一朝,把外地的兵往北京调的材料全找出来了,最后一梳理发现,永乐十三年确实有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但不是“京操自此始”的时间,“京操自此始”的时间应该是永乐二十二年。那为什么记载错了呢?这就是我们说,研究问题,考虑问题,总是要一个凭证。
另外这个地方特别提到,永乐十三年的时候,确实调了江南的军队,但是通过研究,永乐二十二年之后,江南的军队都往南京调,江北的往北京调,因为永乐一朝是实行两京制,南京和北京是并行的。
还有一句话叫“卫所之军番上京师”,首先是卫所之军,明朝的京操一直由卫所的军来执行,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军不是兵,明朝的军是世袭的,而兵是由招募的,有土兵、民兵,军是世袭的军人。第三是番上,番上是轮流的意思,明朝一般分成夏和秋两季,你去当半年,我去干半年,轮流调动。后来感觉半年太频繁,说一年吧,你去一年,我去一年,这叫轮流。接下来一个叫京师,京师是北京和南京的共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