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举几个小例子,《明史•兵志》的序有200多字,第一句话叫“明以武功定天下”。问题来了,检索之后发现《旧唐书》、《新唐书》、《元史》,还有《新元史》,以及包括《清史稿》都有这么一句话,都是叫以武功定天下。明朝的确是通过农民起义,朱元璋消除群雄,把蒙元政权赶出中原,夺得的天下,是以武功定的天下,这句话是没错的。可是这句话背后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要以文德绥海内,它反映了一个写史者的治国的理念和统治思想。第二句话也有故事,“革元旧制”,说的是朱元璋建国之后,兵制叫“革元旧制”,革除了元朝原来的制度。究竟革没革呢?最后一查发现,学术界分歧太大了。
任何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初都会对前朝的制度做一些相应的承袭,哪些是承袭前朝的,哪些是改变的,这是我们在研究两个王朝更替之季制度变革、社会变化非常的重要的历史切入点。好,通过举这些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所谓旧制,革了哪些?哪些没革?《明史》没有明说,后人争议很大。那么元明之季的制度,究竟该怎么评价呢?
很有意思的是我分析了六个学者的研究,分成了两派,以《元史》研究为主的学者,像台湾的萧启庆,大陆的李治安、刘浦江,他们三位主要是研究元代史、辽金史的,他们认为明朝初年并没有割除元朝的制度,而且还有很多的承袭。以继承为主,变革为辅,比如,李治安教授说,在诸多领域,明朝都继承了元朝的各种制度,而刘浦江教授说的就更加明确了,他说朱元璋当年起兵打出来的旗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复汉唐之旧。说的是要把整个明朝的各种典章制度规定、社会风俗都要改变,实际上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元明革命是一种想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