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陈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3)

(三)局部执政时期党的建设

在局部执政的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认识是非常透彻、到位的。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根据地、建立统一战线,抑或是在根据地进行执政,或者是进行经济、民主各方面的建设,首先都要把党建设好,而在这个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跟当时的三个会议有直接关系。

第一个会议就是古田会议。古田会议主要是解决思想建党的问题。第二个会议是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是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对党的建设也进行了部署。第三个是六届六中全会。可以这样说,在中共七大之前,关于党的建设,这三次会议是非常重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非常重视党的建设的,也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当时提出了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这也成功地解决了在当时中国的特殊环境里建设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在组织建设上,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对入党的条件、党员的数量、怎样坚持民主集中制、怎样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如何处理党内的矛盾和斗争等做了规定,而且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把党的建设与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结合了起来。而且,在组织条件方面,在履行手续方面,都有严格和明确的规定。毛泽东同志亲自抓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可以说,他当时对党的建设是有非常远大的思考的。

比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中国共产党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万了,但是由于王明推行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路线,给党造成损失,当时的党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共势力的层层包围之中。党和红军连生存都成问题,建立一个新中国就是更为遥远的事情。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作为战略家,毛泽东同志却着眼未来,提出要建立一支不但能治党,而且能治国的干部队伍,要懂得向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讲话,并为他们做事,要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家的风度,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说,至少要培养出100到200个有马列主义水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批干部,这些干部培养形成后,就会大大加快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进度。我们党在建立党的干部队伍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当时的做法对今天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执政也好,还是革命也好,都必须要有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的马列主义水平是非常高的,具有极高的党性修养,纪律又严明,又有治党、治国、治军能力。

古田会议实际上是红军第四军召开的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这个会议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下,怎么建立工人阶级先锋队这个党建方面的大难题。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要创造自己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要在全党进行学习竞赛,要坚决地反对教条主义。还要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这条党的思想路线建立起来。

古田会议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强调思想建党。中国共产党提出思想建党之后,经过民主革命时期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和不断实践,应该说在思想建党这方面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在组织建党方面,在抓干部队伍和思想建党的同时,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题目叫《共产党人发刊词》。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正式地提出,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抓。随后,他又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的专门讲党的建设的著作。这些著作可以说涵盖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比较独特的党的建设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也正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也就是毛泽东的建党思想,逐渐成熟了。

继1942年毛泽东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3年做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之后,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了党的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里,都对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那么,当时形成的党的优良作风是什么?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可以说,通过整风,中国共产党整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作风非常严明,党性和纪律性得到加强。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仍然在对党的作风建设进行思考。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再次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由于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有着非常好的作风,所以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局部地区执政,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为今后在全国执政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对于在执政过程中如何克服自身的一些毛病,如何克服执政团队中出现的一些官僚主义或者其他问题,甚至就怎样避免掌握权力之后的腐败等,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在党的纲领、章程和文件里,都对如何加强党内监督做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其中第十条和第十二条,都强调要进行监督。后来,在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七大里,也都强调了要对党加强监督,特别是对党的领导人要加强监督。而且除了党章之外,还有一些根据地的法规、命令、训令等也强调要进行监督。比如,在根据地时期,苏维埃政府第26号训令,即《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文件,就是由当时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于1933年12月15日亲自签发的。

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里强调,要建立详尽的党内法规,以监督党的领袖人物,避免张国焘这样的人犯分裂党、分裂红军这样严重的错误。这都是当时在监督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了能够将局部执政做好,为了能够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在加强制度建设。有人认为当时不重视制度建设,这是不对的,是因为他没有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果真正了解这方面工作的话,就会发现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是花费了很大力气的。当时,已经建立了几个党内非常重要的制度,其中一个就是民主集中制。还有领导制度,比如党委怎么领导,基层怎么领导,怎样议事,这些都是有制度的。还有就是代表大会制度、干部制度、党内报告制度和党内通报制度、党内巡视制度等,这些都有明确的党内法规规定。

(四)党局部执政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开始在局部执政,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积累了一些局部执政的经验。那么,这些经验对今天的工作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个启示: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民主政治,夺取全国政权的领导核心,所以要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领导权。

第二个启示:一定要把党自身建设好。

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不是全国执政,但即使是局部执政的党,也要把它建设好。具体来说,就是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而且从战略全局着眼,从战略高度着眼,培养能治党、治国、治军的干部队伍,并且注意培养接班人。

在七大的时候,无论是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也好,还是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也好,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梯队结构。比如像董必武、林伯渠、朱德等,这些人在中央政治局里是属于年龄大的;而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他们是50岁左右的,属于中年的;像陈云、高岗、彭真、任弼时等,在政治局委员里就属于比较年轻的。那么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有启示的。在党内的高层领导里,将来要执政的团队,要形成梯形结构,要注意培养接班人。

第三个启示:要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

当时党的政治路线就是反帝反封建,所以党的建设必须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第四个启示,党的建设要从战略高度着眼。

党的建设要和当时的军事斗争、统一战线相配合。特别是在以农村为工作重心的条件下,要更加注意党的建设,这样的执政党才能肩负起执政任务。

第五个启示:执政团队要了解权力的来源,真正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就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他说:“去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如果不是人民给的,还有谁给呢?”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这些都给了我们今天非常重要的启示。

那么,关于局部执政,我们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党在这个时期,探索和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了局部执政,并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执政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