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陈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4)

二、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转变及在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

(一)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执政。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在进行着由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转变。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党的地位和所处环境在发生变化。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代表政治局作了重要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他对一些重大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地位马上要发生变化,要进大城市了,要夺取全国政权、在全国执政了,这对共产党本身来讲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他也强调,党的工作重心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从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党要进行全国执政,工作重心就要转移到城市了。同时,工作任务也在发生变化。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夺取全国政权,七届二中全会以后要建立新中国,所以从到城市的第一天起,就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建设上。毛泽东同志不仅注意到了工作重心的变化,他还注意到,发生这样的根本性变化之后,对党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有一些同志可能会出现本领恐慌的情况,过去打仗的时候,这些人是军事家、战略家,是内行,但是现在要搞建设、搞工业、搞农业、搞现代化,有一些党员干部的本领就不够用了,就出现本领恐慌的情况。所以,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党要学习,而且在全国执政的条件下,要防止腐化,要做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提醒全党,不要学李自成,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也不要腐化,导致最后在城市站不住脚。

在这样的准备之后,要怎样在全国执政呢?总的由中共中央来领导,同时设有六个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别是东北的、西北的、西南的、中南的、华东的和华北的中央局。在这六个中央局的领导下,下面还有省级的党的组织,有地委级的,有县级的,还有乡级的,还有基层组织。这个为建立集中统一有效的领导,也为全国执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党的统一领导在当时也得到了加强。由中共中央、中央局、省、地市、县、乡,一直到基层,党的整个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包括在人大或者政协、政府里的党委、党组,也都比较健全了。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候,党组织的一些情况。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全国进行执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地发展统一战线,实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联合政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这个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候的中央人民政府就是一个联合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松自身建设,而且进行了整党整风,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和反对宗派主义的运动。同时,又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对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的刘青山和张子善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二)通过政治协商建立全国政权

在政权建设方面,有这样一些情况,我认为有必要跟同志们说一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得非常成功。这次会议经过选举,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是陈云、董必武、郭沫若、黄炎培。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是高岗,副主席是李富春等;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是饶漱石,副主席是曾山等;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是林彪,副主席是邓子恢等;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是彭德怀,副主席是习仲勋等。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是刘少奇,副主席是贺龙等。这是当时全国政权建立的一些情况。

(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领导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这次大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二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由周恩来担任。从第一届人大以后,政务院改成国务院,总理是周恩来。这是当时国家政权的情况。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