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陈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5)

(四)中共八大阐述执政党建设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也非常重视,既然要执政,就要把执政党建设好。1956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对全国执政下怎样建设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进行了理论方面的阐述。

八大的报告里是这样强调的: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党的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习气,增加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骄傲自满的情绪。党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教育党员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必须大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作风。在这里,有一些重要的思想和观念值得重视。

比如,中共八大强调,确认党是服务者的观念。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作为党员或者党的领导干部,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下级干部,都是党的成员,那就是服务者,就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共八大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这三个“确认”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的东西,对我们的今天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个期间也对党怎样执政、怎样领导,在体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对领导体制也进行了微调。党的八大,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监察委员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总书记。比如中央政治局七大的时候选了五大书记,八大时形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当时的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组成。同时,又专门成立了中央书记处。这个书记处和七大的中央书记处还是不一样的。而且,七大的时候没有中央监察委员会,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八大的时候,在党的领导机构上又确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而且选举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八大的中央书记处的职责,就是在中央政治局和他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当时的中央委员会主席,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也是中央常委会的主席,但是不兼任总书记,要另选中央总书记。中央总书记主要是在中央政治局和常委会的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中共八大以后,在党的领导体制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当时,对执政方式也进行了探索,比如说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诀,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这样的原则。还提出,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这是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可以说,我们党在如何执政,在执政方式的探索等方面是非常艰难的。1959年4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作以“工作方法”为题的讲话。在讲到权力集中在常委和书记处时,毛泽东说:“中央的主席是我,常委的主席是我,所以我毛遂自荐为元帅。书记处的总书记是邓小平,你就当个副元帅。行不行?毛泽东为元帅,邓小平为副元帅。你们赞成不赞成?如果赞成,就照这样办。”这也是在探索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情况。

(五)执政党建设探索过程中的曲折

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建党的主张,被称为50字的建党纲领。

虽然党的建设出现了重大的曲折,但是历史决议里对这个是这样强调的。虽然执政党的建设出现重大曲折,但我们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维持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国务院和人民解放军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能召开并且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国务院人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我们的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应该说,这些是客观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所以,我们要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的革命家在这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也要吸取执政党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刻教训。

关于这个时期的执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说在1949年到1978年这将近三十年的执政历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但是还应该得出这样一个客观的结论:前29年的执政成效是巨大的,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人才准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