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彪:《宋史》与宋代文明(2)

摘要:在中国人心目当中,宋代可能没有汉唐那样的恢弘气度,也没有开疆拓土的大功业,“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然而宋朝的文明程度却是很高的。如已故著名学者邓广铭所言,“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一、《宋史》的纂修

《宋史》的编修跟其他朝代历史的编修不太一样。通常来说,中国修史怎么修?前一个王朝的历史,后一个王朝开国以后不久就会编修前朝的历史。比方说,唐太宗时期宰相魏征就负责修《隋书》,在唐初就把《隋书》纂修出来了。中国人这样的传统可能别的国家很少有,因为中国的文字发明得早,所以中国有文字的历史非常长。比如埃及的文字就很难像我们这样系统地去做,因为埃及楔型文字很难书写。而且中国人也很早就发明了纸和印刷术,这样我们的历史很快就能写出来。

(一)《宋史》迟修的原因

通常来说,新朝都会在开国以后不久,就把前朝史修出来,而《宋史》却修得很晚,到元朝快灭亡的时候,元顺帝的至正三年(1343年)才开始修。为什么那么晚才修?按理说元朝建国以后,应该在一二十年之内,再长一点三四十年之内,就应该把《宋史》和与它同时代的《辽史》《金史》,还有《西夏史》修出来。但是究竟为什么不修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首先,南宋是谁灭的?蒙古人灭的,而且经过了很惨烈的战争,最后一直打到鼍山,打到广东阳江,最后才把南宋灭了。因此涉及到宋代一大批人的历史没有办法写,为什么?因为宋朝有一批像文天祥之类的人都抵抗过蒙古人,跟蒙古人血腥地打过战争。原来是敌人,在评价这些曾经的敌人的时候,要怎么去写?

元朝刚建立时,有一个叫王鹗的人,专门写了一道奏折给元世祖忽必烈,请立馆修史。忽必烈当时同意了,可是这涉及什么问题呢?一是原来是敌对的和南宋的东西没法写。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人讲究正统,也就是宋、辽、金,还有西夏、蒙古,到底谁为正统的问题。这些问题元朝没有办法处理,没有办法处理那就只好拖。开始的时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晋书》的体例来写,也就是把北方的政权当成不正统的王朝。还有一种办法,采取李延寿的《南史》《北史》的体例来写,也就是把北方的政权也当成正统政权,把南方淮河以南的宋朝,当成另外一个正统政权。这是元朝初年提出的两种方案,但是这两种方案后来都有问题,如果按照《晋书》的体例,把蒙古人怎么放?在这种情况下,就一直拖下去了。

跟宋朝并列的还有一个西夏王朝,西夏王朝的历史实际上元朝人没有写。为什么没有写呢?一是蒙古人灭西夏灭得太惨,而且成吉思汗是被党项人打死的,所以他们恨西夏可能恨得比较厉害,所以他们就不写《西夏史》。《西夏史》是什么时候写的?到清朝的时候,有人觉得西夏这么大一个王朝,没人写他们的历史也不好,所以就有人开始去补。所以到清朝的时候才把西夏的历史补全。

(二)《辽史》《金史》为何篇幅小?

元顺帝时开始把宋、辽、金三史列入写作的计划,从1343年4月到1345年的10月,用两年半时间就把《宋史》《辽史》《金史》编纂完成。编纂的过程中,阿鲁图、别儿怯不花为总领,脱脱为都总裁,帖睦儿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杨宗瑞为总裁。前面几个很明显都是蒙古人,阿鲁图、别儿怯不花、脱脱都是当时元朝的宰相。宰相兼修国史这种修史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确立的。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元初的时候,在朝廷当中掌握实权的没有汉人。这些蒙古人虽然都是所谓的总领或者都总裁,但他们基本不干活,而真正做事情的是后边这几位:贺惟一、欧阳玄、李好文、王沂,是这样一批汉人的知识分子在做。元顺帝的时候,元朝已经很混乱了,所以修史的时间不长,也就是说琢磨或者考究的时间很短,这样《辽史》和《金史》就很简单了。

九十年代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学术分支,叫内陆亚洲史,研究的是什么?就是辽、金,包括现在的蒙古高原,还有西伯利亚这一块,把它们作为内陆亚洲,是一个专门的学术分支。当然,这个很难研究,为什么?因为辽朝、金朝的历史,史书记录得很少。原因在哪儿呢?蒙古人修史的时候,尽管动用了巨大的行政资源,但是他实际上找不到相应的资料,所以《辽史》和《金史》的篇幅都不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