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郭继承 两学一做:总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逻辑(3)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围绕着一个很核心的东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以后,有着大国愿景的中华民族的集中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不论国家还是个人,方向都特别重要。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立志是人生的第一等事。现在的小孩,最大的问题是没志气。我做老师,观察十多年,孩子不怕笨,也不怕家里穷、条件不好,就怕孩子没追求,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我告诉大家,孩子的成长本来是他自己自强不息的过程。个人和国家一样,如果一个国家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那国家没有希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以后首先要通过《复兴之路》告诉全国,我们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这就叫战略和愿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还代表了14亿中国人的共同利益,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好。这个方向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仅要明白我们国家往哪里走,也想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这一辈子活着要干嘛?有方向才有凝聚力。当然,实现民族复兴还有很多问题,有问题不怕,要正视问题。有问题怎么办?深化改革。有些问题不是一年半年能够解决的,所以要稳步推进。

(二)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努力

总目标有了,我们具体通过哪些努力实现目标?

1.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第一个就是经济社会的方面,就是认识和引领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我举个例子。小孩从11岁开始突然发育,18岁以后,小姑娘长到一米七,小伙子长到一米八,再长就很有限了。经济的新常态,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平均速度10%到11%。一个国家就如同一个孩子,不可能永远保持10%左右的速度,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这个国家经济的质量要提高,速度要降下来。另外,环境也被破坏了。到了这个时候,按照10%左右的发展已经无以为继了。也就是说,今后经济速度会降下去,但是经济的内涵、质量、增长方式也会发生一个转变。这就是新常态。这个新常态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环境的承载力到了极限。《华严经》里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搞来搞去追求一点GDP?当没有蓝天白云,没有水,空气不清新了,也就是说,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已经没有的时候,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有道理吧?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趋势,要适应新常态。规律面前谁也别逞强,人类千万别在规律面前以为自己是老大,老老实实地认识规律、顺应规律、道法自然,这才是正确的状态,千万不要狂妄,狂妄就会吃大亏,就会付出代价。这个话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过。

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国家,一个地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也得好好体会这五大发展理念。如果不能体会中央的这五个理念,就不能了解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是什么,以及中央以什么样的智慧来引领和把握新常态。

为什么提出创新?中国的稀土矿比较多,我们破坏那么多资源挖一点稀土卖给日本人,价格非常便宜,但是日本经过创新,用稀土制造出中国可能花1亿美金都买不来的精密仪器、零部件。富士康加工美国品牌的手机,内部焊接时,很多化工材料都有剧毒,非常损害健康,一部手机就赚几块钱的加工费。“世界工厂”说明你在整个世界产业链上是低层次的。所以,我们再也不能贱卖国家资源了,那无以为继,一定要创新。大家要理解创新。我经常跟别人说,学校千万不要培养奴才,学校一定要培养有独立思考的、有创见的、敢于提出自己主张的人,如果唯唯诺诺,都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校是永远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这特别重要。

协调是什么?协调是,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和信仰怎么办?经济建设和文化信仰要协调。上海、北京发展的时候,甘肃、青海怎么办?中西部要协调。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要协调。协调实际上就是全面的发展,不仅追求经济的进步,还要追求文化和信仰,不仅追求北京上海的发展,青海西藏都要好好地发展,不仅追求城市的发展,农村也要发展,东部的发展、西部的发展,这个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一句话,各要素都要均衡地考虑到,这就是协调。协调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