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2)

皖江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2)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从12个方面,分别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社会的价值取向看,皖江区域出现了许多致力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此举四例:

1、为追求婚姻自由而献身的刘兰芝、焦仲卿夫妻。长篇古诗《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潜山)的一桩婚姻悲剧。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因婚后无子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的精神。

2、反对遥遥华胄、主张人人平等的何昌寓。南北朝时,庐江潜山人、(梁)吏部尚书何昌寓是一个主张平等的人。一个姓闵的青年给他送来一大堆礼品,说奉父母之命前来求一官半职,并说自己是闵子骞的后代。闵子骞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何昌寓说,遥遥华胄怎能联系呢?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在大讲门第的南北朝,高门的人也反对门阀制度。

3、处事公正、亲民爱民的望江县令鞠信陵。唐代江苏吴县人鞠信陵任望江县令,被当地民众称为“处事公正,爱民如子”。他任满调迁,县民纷纷恳求留下,遂再任。卒后,其灵柩被送归故乡时,望江县民遮道号哭,车不得行,于是留葬望江,并建祠祭祀。白居易作《秦中吟》十首,其中《立碑》一首,即赞鞠信陵办事公正,被民拥戴的事。

4、反对徇私、以法治州的张镇周。唐代舒州同安郡人张镇周,任舒州都督时,先在老宅宴请亲戚朋友,一连宴请十天,然后分赠金帛,分手时哭着告诉亲戚朋友说:“今日我与故人欢饮,明日作为舒州都督,管理百姓了,我和你们以礼隔,不能再交游了。 ”此后,亲戚故人犯法,一无所纵,按法办事,境内肃然。此事被《资治通鉴》记载,并被收进蒙学丛书《龙文鞭影》《德育课堂》。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