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长征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伟大长征中汲取精神力量

摘要:今日之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等硬骨头,还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从长征中汲取精神力量,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能否拥有爬雪山、过草地的无畏,能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能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

1934年10月的一个星夜,一支队伍渡过秋风乍起的于都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两年后,几路红军汇聚到西北黄土高原,汇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线。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至今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80年过去,长征的亲历者多数已带着他们的血火记忆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派出十几组、数十名记者,接力重走长征路,推出“星火征程”系列报道,历时数月;今天又推出“星火征程”纪念特刊,旨在与读者一道穿过斑驳的时间重幕,回望这部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重寻其历史足迹和精神脉络,感受长征之于中国的深远影响。

有人说,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从中人们可以领悟到人的潜力、人的毅力、人的创造、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理想的无限可能性,也可以找寻到认识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奥秘。的确,对于以血肉和意志完成两万五千里征程的政党和军队来说,长征早已超越一次非同寻常的军事行动,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全面展示。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看到献身主义、血荐轩辕的信仰力量。没有信仰和主义的队伍吃不得苦、打不成仗。为什么这样一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处于生死未卜危险境地的队伍,能够克服超越生存极限的各种艰难险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因为他们深知“我们是为了救国救民”,因为他们坚信“我们选择和信仰的主义乃是真理”。这种信念,是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动力,是面对形形色色敌人决一死战、克难制胜、勇往直前的保证。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看到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世所罕见,战斗极为频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他们笑对艰险、毫不退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超常的艰苦,锻造出红军官兵非凡的意志和耐力。

聂荣臻元帅曾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看到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思想勇气。长征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更是道路选择。“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正是确立和坚持了这一原则,我们党开始独立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在艰难困苦、生死存亡的关头,战胜了“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初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正是有了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抉择,长征的局面迅速扭转,党领导的红军走出失败,走向胜利。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看到服从全局、纪律严明的集体主义。即便身处艰苦卓绝的环境,衣食不继、挨饿受冻,红军仍然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面对形势的变化、方针路线的调整,红军始终坚持“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历经波折,各路红军会师西北,纳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统一指挥之下,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条件,也奠定了掀起中国革命新高潮的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