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黄河之行(5)

毛泽东的黄河之行(5)

摘要: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他要视察黄河、长江。他说:“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线。从黄河的河口,涡江而上,到她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喜马拉雅山,沿长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不要多少时间,有三年时间就可以了,顶多五年计划。”

亲手摇开了引黄灌溉大闸

原来毛泽东没有准备到郑州,但当专列到达郑州境内时,毛泽东提出在这里下车到邙山去看一看,目的是看一看新建成的引黄灌溉大闸。毛泽东登上邙山,察看了邙山水库坝址和黄河形势。过黄河到北岸后,毛泽东来到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人民胜利渠工程渠首闸,向陪同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赵明甫详细询问了工程建设情况和灌溉效果。当听到赵明甫汇报说人民胜利渠能引黄40个流量,灌溉40多万亩,发展可达70多万亩时,毛泽东很高兴并说:是否下游各县都搞上一个闸?

毛泽东临时决定,到黄渠去看一看。毛泽东率一行人到了引黄灌溉大闸管理处,听完管理人员的汇报和介绍。毛泽东问了许多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最后,毛泽东带商量的口气对管理人员说:把闸门打开,看一看进水可以吗?陪同人员告诉毛泽东,现在这里还没有通电,开闸都是人摇。毛泽东提议:那我们一起去摇开大闸好吗?说完,毛泽东脱去大衣,和大家一起摇引黄灌溉大闸。闸被毛泽东等人摇开了,黄河水流进水渠。毛泽东非常高兴。他坐下来,点燃一支烟,边吸烟边看着流进水渠的黄河水,说:沿黄河一线,如果每个县都能建一座引黄河水的大闸就好了。在回列车的路上,他又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毛泽东上了专列,向北驶去。在专列上,毛泽东说:从黄河到卫河,这条人民开发的新渠,改变了过去黄河下游只决口遭灾、不受益的情况,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

11月1日,毛泽东来到安阳,参观了著名的殷墟。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之后,毛泽东于11月2日乘专列北上,11月3日凌晨1时回到北京。

晚年仍然惦记着第二次考察黄河

自从第一次考察黄河后,毛泽东一直惦记着第二次考察黄河,同时也考察长江。他设想,第二次考察黄河,不要坐火车了,一定要骑马考察。

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他要视察黄河、长江。他说:“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线。从黄河的河口,涡江而上,到她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喜马拉雅山,沿长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不要多少时间,有三年时间就可以了,顶多五年计划。”

1961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与他的卫士长张仙朋聊天时说了他的志向:“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1962年4月,毛泽东和即将调到西安工作的机要秘书高智告别时,他要高智为他去陕北考察黄河做好准备。他说:“我们东渡黄河的事,你还记得吗?我的老青马被挤下黄河,它拼命游上了岸。”略加思索后,毛泽东又说:“转战陕北时,你经常打前站、号房子。这一次,你还打前站,我随后就来。我到陕西后,要骑马沿黄河走一趟……”

1964年,年逾古稀的毛泽东开始准备将第二次考察黄河的计划付诸实施。他指示身边工作人员要练习骑马,要学会查资料,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他还准备组织一个智囊团随行,吸收一些科学家参加,其中有搞天文的,有搞地理的,搞历史的。中央警卫局还秘密组织了一支骑兵大队,以便在需要时,随毛泽东考察黄河。这支部队已经在北京郊区的西山训练好几年了。1964年夏天,还把毛泽东驯养的马运到北戴河,让毛泽东骑上走了几圈。当时还有人拍摄了毛泽东骑马的照片。

毛泽东自己也没有料到,这是他最后一次骑马。这一年夏天,北部湾事件发生,美国扩大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南部边疆直接受到战争威胁,中央高层考虑直接出兵或怎么样间接援助越南之事。毛泽东在这一年的8月6日,在一份文件上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要重新考虑。”这里说的“行动”,就是准备好了的考察黄河的行动。这个行动自然被取消了。

但是,高智没有忘记毛泽东的任务。他于1965年在出国去印尼之前,乘车从西安到北京,沿路对黄河进行了调查,还做了详细的记录。哪个地方有什么山,有什么沟,有什么洞,最长的洞有多少公里。哪段路好走,哪段路不好走,哪里可以歇脚等,都有详细记载。到北京后,高智立即去见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问了西安到北京黄河的情况。他说:“我有些好高骛远,我要骑马沿黄河走一趟,可是脱不开身,一直不能如愿……我对陕北是有感情的,我在江西呆的时间短,在延安呆的时间长,我还要回去看看,吃陕北的小米,沿黄河走一趟。”

可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毛泽东最终没有实现第二次考察黄河的心愿。但是,他对黄河的情感和关注,一直伴随他终生。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