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支书"苏潮娃(2)

摘要: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苏赵村有个幸福养老互助院,这里是“孝心支书”苏潮娃为村里的老人创建的另一个温暖的“家”。苏潮娃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病重父亲,又筹措资金建立养老院,照顾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了在外打工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他用行动阐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语新意。2016年9月,苏潮娃荣登“中国好人榜”。

2.为让村里老人更幸福 他自筹资金建养老院 

因为苏潮娃性格豪爽、心存孝道又为人仗义,生意伙伴们都佩服他的为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苏潮娃平时也更加忙碌,每天除了给父亲洗澡之外很少再有时间陪伴老人。尤其是母亲去世后,父亲的那份孤独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想到村里在外打工的乡亲家里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生活不便的问题。由此,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潮娃脑海里渐渐浮现出来:“我现在经济条件还不错,为何不办一个敬老院,将村里的空巢老人都照顾起来?”2011年,苏潮娃被村民们选举为村支部书记,有了这样的责任,苏潮娃更想为乡亲们做些事了。

苏潮娃(右一)陪老人们下棋。图片来源:西安市阎良区文明办

2012年初,苏潮娃召集村两委成员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话一出口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办敬老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成了问题,苏潮娃听出了大家的顾虑,他豪爽地告诉大家:“只要你们同意这个事,咱说干就干,就以村上的名义建敬老院,钱我来想办法!”事情拍板后,苏潮娃就安排村干部分别去忙申报用地、申报项目等事情,自己专门去跑资金,在多处筹集资金没有成功后,苏潮娃毅然决定自己出资。妻子听说后觉得这个项目是村上的,开支太大,自己承担负担太重,劝苏潮娃把这个事先放一放,等筹集到一定资金再办。可苏潮娃已经下定决心要为老人们办点事,他多次给妻子做工作,最终取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审批手续很快办齐,苏潮娃自己筹集、借贷的200余万元建设资金也很快全部到位,当讨论敬老院的名称时,大家都说:“我们在潮娃的带领下做这个事就是为了老人们的日子更幸福,就叫幸福养老互助院吧。”  

由于手续齐备、资金到位,幸福养老互助院于2013年6月动工,当年10月就建成竣工并开始试运行。一开始,一些空巢老人觉得自己住养老院是给孩子们丢脸,是孩子们不孝顺的表现,都不愿意入住。看到这种情况,苏潮娃又带着村两委一班人分头到各个空巢老人家中做工作:“叔,您看娃都在外面打工,平时忙得不可开交还要操心牵挂您,您到养老院有人照看着,娃娃们不就可以安心上班了吗?”“就是,您住到养老院不是给娃丢人,是给娃帮忙哩!”就这样大家慢慢打消了村里老人们的顾虑,第一批苏赵村的6名老人顺利住进了养老院。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