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支书"苏潮娃

摘要: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苏赵村有个幸福养老互助院,这里是“孝心支书”苏潮娃为村里的老人创建的另一个温暖的“家”。苏潮娃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病重父亲,又筹措资金建立养老院,照顾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了在外打工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他用行动阐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语新意。2016年9月,苏潮娃荣登“中国好人榜”。

悉心照顾病重父亲 自筹资金办起“高规格”养老院

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苏赵村有个幸福养老互助院,这里是“孝心支书”苏潮娃为村里的老人创建的另一个温暖的“家”。苏潮娃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病重父亲,又筹措资金建立养老院,照顾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了在外打工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他用行动阐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语新意。2016年9月,苏潮娃荣登“中国好人榜”。 

“老代,你今年都70多岁了又有高血压,身体还不好,自己一个人住,娃在外头打工都不得安心!”“前一段时间,我听说苏赵村办了个养老院,条件挺好,收费又不高,你不如住在那里,也让娃在外头安心打工。”“这事儿我早知道了,在电话里都跟娃商量好了,等下礼拜娃回来了就送我去……”村民们议论的这个养老院,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苏赵村的幸福养老互助院,而牵头建起这所养老院的就是村支部书记苏潮娃。

苏潮娃(右二)正在陪养老院里的老人聊天。图片来源:西安市阎良区文明办

1.照顾父母是头等大事  有一种孝叫“不领情” 

年过五旬的苏潮娃嘴边经常挂着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苏潮娃常年在外做一些工程,经常顾不上家里的事,然而,孝敬父母对他来说却像吃饭睡觉,每天都必不可少,不管多忙,回家看望父母都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1995年春的一天,苏潮娃年逾六旬的父亲正在和几个亲戚在地里打井,突发脑溢血导致中风,苏潮娃闻讯后立即放下正在洽谈的合同赶回来将父亲送往医院。入院第二天,苏潮娃的妻子看到老人病情基本稳定,便催促苏潮娃赶紧去谈合同,医院里由她自己照顾就行。苏潮娃却放心不下:“咱爸危险期还没过,先把咱爸的病治好,合同的事情以后再说!”就这样,苏潮娃一直伺候在床前,为父亲端屎端尿、按摩擦拭,陪父亲聊天解闷直到出院。由于父亲脑部出血量大导致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回家后洗澡成了困难,但这在苏潮娃眼中却不是问题……

苏潮娃精心照顾瘫痪的父亲。图片来源:西安市阎良区文明办

每天回到家,苏潮娃先给父亲处理卫生,再给父亲烧水洗澡,这一干就是20年。看着丈夫每天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还要做这些事,妻子心疼地说:“你都跑了一天了,这些事我找人做就行了。”可苏潮娃却“不领情”,他说:“这是我的老父亲,尽孝是我的本分,别人洗我还不放心呢!”苏潮娃孝敬父亲的事渐渐在村中传播开来,大家听说后,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赞他是个孝顺儿子。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