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理发师"王成俭

摘要: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城北鸿昌街道,方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只要谈起理发,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不起眼的理发店——“小朱理发店”。这个理发店门前没有招牌,没有喧闹的音箱,靠的就是百姓口碑和54年的诚信经营。店主人是“一元理发师”王成俭,从1991年开始,他将理发价格定格在一元,再也没有变过,他还坚持上门为残疾人、困难户、孤寡老人义务理发。2016年9月,王成俭荣登“中国好人榜”。

不忘初心誓传承 一元钱理发他坚持了25年

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城北鸿昌街道,方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只要谈起理发,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不起眼的理发店——“小朱理发店”。这个理发店门前没有招牌,没有喧闹的音箱,靠的就是百姓口碑和54年的诚信经营。店主人是“一元理发师”王成俭,从1991年开始,他将理发价格定格在一元,再也没有变过,他还坚持上门为残疾人、困难户、孤寡老人义务理发。2016年9月,王成俭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城北边,方圆十里八村的乡亲,只要一提起理发,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到小朱理发店去。”小朱理发店店主叫王成俭,是博爱县柏山镇下期城村村民,50多年前在本村开办了理发店,至今生意越发红火。从最初的几分钱,到后来的几毛钱,再到如今的一元钱理发,王成俭理发的收费标准一直远低于同行。 

普通理发店竟有如此高的认可度,这是怎样一个理发店呢?

1.一元钱理发 他坚持了25年

王成俭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朱”,其实王成俭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小名叫小柱,只是下期城村姓朱的人多,村民们叫得时间长了,便将小柱叫成了“小朱”,而王成俭的小小理发铺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朱理发店”。 

王成俭13岁起,便跟着师傅挑着理发挑子走街串巷边学边干地为村民们理发,师傅经常对他说:“乡里乡亲的都不富裕,咱宁可少挣点,也不能挣昧心钱。”在师傅的谆谆教诲下,王成俭一干就是54年。每天早上5:00多,王成俭便起了床,洗漱之后,不到6:00就来到了自己的理发店门前,可是总有村民比他来得还早。原来,村民们是担心来晚了,理发的人更多,等的时间更长。王成俭打开门走进不足10平方米的理发店,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两张长凳上已坐满了等待理发的村民。推刀、剪子、梳子……王成俭熟练地操作地各种理发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就这样,除了中间吃饭时间,王成俭一直干到晚上11:00,1天至少要为100多位村民理发。

王成俭上门为残疾老人义务理发。图片来源:博爱县文明办

王成俭(右一)上门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图片来源:博爱县文明办 

而这54年来,推刀、剪子、磨石、磨刀布等理发工具也不知换了多少,但他谨遵师傅的教诲,理发的价格从最初的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直到1991年的一元就定格下来,再也没有变过。现如今,周边的理发店理一次发都是五元、十元,可他依然坚持一元理发。另外,染发、烫发也是周边理发店定价的一半。 

王成俭的一元理发店“有些坏了规矩”,曾经有同行因为理发的价格来找他,说他影响了同行们的生意,还有人脸红脖子粗地吵着要他涨价。其儿媳妇刘欢心也劝他:“爹,咱也涨价吧,要不每天白磨手,挣不了个钱。”王成俭说:“有多少钱是个够?生活能过得去就行啦!” 

他依然坚持“理一个头,只收一元钱”,因为他要守着师傅对他的教诲,他想让更多人得到他的善心帮助,让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他的理发技艺。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