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戏》

《盘中戏》

编导手记

摘要:走进西城区东馆房胡同一号的白大成家,最显眼的是占据一面墙的三个玻璃柜,里面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民间手工艺品,泥人、毛猴、面人、脸谱等琳琅满目。花甲之年的白大成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指着一个泥人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三十年前他从老艺人的手里买下的,目前已经绝迹。

走进西城区东馆房胡同一号的白大成家,最显眼的是占据一面墙的三个玻璃柜,里面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民间手工艺品,泥人、毛猴、面人、脸谱等琳琅满目。花甲之年的白大成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指着一个泥人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三十年前他从老艺人的手里买下的,目前已经绝迹。

谈到已有百年历史的鬃人艺术,白大成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从柜子里拿出两个京剧扮相的鬃人放在铜盘上,用一根精制的木棒敲打铜盘,伴随着一声声敲击,鬃人有节奏地转动着、追打着,一招一式犹如舞台上的表演,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鬃人怎么会转呢?白大成将鬃人的底座展示给记者:“这一圈富有弹性的鬃毛与铜盘在振动中产生共振,木棒敲打得越快,鬃人转动的速度也越快。”

人们惊叹于鬃人的精巧、美丽,纷纷向白大成订货。他从茶几上拿出一封刚从美国寄来的信件,一位中文名字叫爱鹦的女士希望购买白先生制作的《白蛇传》《三国》和《钟馗》。他的鬃人艺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享誉海内外,作品大多销往法国、美国、以色列和东南亚地区。他于1999年在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开专柜经营民间艺术品,其中鬃人的销路很好。“我可以肯定地说,我这鬃人全是手工绘制,仍保持它独有的风格,作品绝不重样。”白大成不无骄傲地说。

白大成自1959年从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休学后开始学习鬃人艺术,四十余年来不断摸索、改造。鬃人由过去的彩纸材料改用色彩艳丽的丝绸,人物的双臂在转动中可以灵活运动,身高也由过去的五六厘米发展到十七八厘米。一个作品从脸谱绘画、服装剪裁、服饰设计、颜色搭配等十几道工序,全是他自己完成。一出《三英战吕布》戏中有好几个人物,他要花上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白大成坦言:“我从不保守,鬃人制作的全过程多次被拍成电视,谁喜欢都可以模仿着做。”作为京城唯一的鬃人艺术家,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继承和发扬鬃人的制作技艺。

如今,白大成的儿子白霖继续着父亲的鬃人制作手艺。白霖小的时候就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外,他还要临摹一副芥子园画。就这样,白霖在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也学会了制作鬃人。不仅如此,他还带着鬃人走进了校园,在课堂上播种老北京传统手工艺的种子。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