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
弘扬君子文化
党委副书记蒋云良表示:“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仁,而礼与乐是其培养的重要手段,基础是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细节做起,学会尊重制度、文明守礼,同时要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重视美育工作。”因此学校将遵章守纪教育融入各类学生管理。在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过程中,用人单位普遍反馈学校毕业生有礼貌、素质高。
学校以书籍为链,从新生入学礼上赠送一份十二部国学经典读物的“见面礼”,到组织开展课堂外的“阅读经典”活动、融入新生始业教育、毕业生教育,以及党课、团课,一步步引导学生习“君子之学”、长“君子之识”、扬“君子之德”,从“君子之行”,书香溢满了整座校园。
学校高度重视主渠道建设,将君子文化的学习、君子之艺的培育作为相关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重要内容,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君子之风”教育紧密结合,尤其是师范生突出培育“礼乐书述”四种技能,形成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联动机制。
“君子文化与人文素养”是学校的首批君子文化通识核心课程,课程紧紧围绕君子之风建设,既有经典论著中的哲理阐释,又有当今现实的深刻剖析,反响热烈。随即,学校又开设了“国学智慧与君子人格修养”“君子礼仪和大学生形象塑造”等通识核心课程及“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人文素养课程,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学校还不断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点推出了“胡瑗大讲堂”、“道德讲堂”,邀请将军罗援,学者彭林、鲍鹏山、于丹,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最美浙江人戴杏芬等,来校传播爱国理念、中华文化与真善美,近两年共组织30多场,参与师生达4万多人次。学校还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设立了“君子文化讲堂”,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注重体育和艺术在君子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不仅将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评优评奖、综合素质评价挂钩,还成立美育委员会,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为了更细致地营造文化校园,于无声中润育学生心灵,学校开展了做美文化标识工程,建好沈行楹联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向学生展示前人的君子情怀;对校园道路、楼宇进行重命名,激励师生追寻君子精神;开设校园流动街景项目,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平台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了“从游茶约”“我和校长有个约会”等师生沟通平台;在校园网、校报、微信平台中设立“君子之风”专栏,定期推送“君子之风”建设成果。
如今,“君子之风”已深植于学校文化沃土中,国学社、弘礼社、远方诗社等学生社团举办各类活动弘扬君子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个校园焕发出蓬勃生机。
此外,各二级学院也积极参与“君子文化”建设,形成了10个“君子之风”精品项目、11个试点项目,在传承挖掘、融合学科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形成了“一院一品”的二级学院文化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