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以“君子之风”育核心价值观(3)

湖州师范学院以“君子之风”育核心价值观(3)

摘要:湖州师范学院以“君子文化”为切入点,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正能量,创新性发展,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了典范。

知行合一

践行君子精神

“‘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也是一种不断追求理想的现实人格。正是这种对理想的追求,才使得‘君子文化’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校党委书记刘剑虹看来,弘扬君子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践行君子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日常行为中去。

堪为人师者为君子,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引领作用,要求全体教职工率先践行“君子精神”,以教风带学风,以师德感染学生,构建“君子人格”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格局。

学校将班级团支部作为君子文化建设的基本落脚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开展道德践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评价管理机制。目前,全校95%的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组建了74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仅2015年,志愿服务时间总和就达47135小时,平均每人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约20小时,最长的达186小时,涌现了具有“君子精神”的榜样人物和集体。

商学院“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团”被中宣部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助残人”“浙江好人榜”“中国好人榜”及“最美浙江人”之“青春领袖”。教师教育学院留守儿童关爱团队,十多年来坚持发挥专业特色开展义务支教,温暖了1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

此外,还涌现了护理麻风病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潘美儿、感动浙江十大人物之“援建夫妻”、远赴数百里捐献“熊猫血”救人的史洁文,捐骨髓救助11岁小女孩的芮航等一大批各级各类先进人物。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服务、锤炼自我,每年组织专业实践团队近百支,个人社会实践实现全覆盖。在“两学一做”教育中,学校开展“百个学生支部结对百个社区支部”活动,利用专业优势为湖州近百个社区提供党建服务、社区治理、文化艺术、科技卫生、幼儿教育等专业服务,“全民健身服务团”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阳光医疗服务团”“三点半学堂”“科技大篷车”等成为深受群众欢迎、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实践项目,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的表彰与媒体报道。学校“爱满师院 情暖湖城——湖州师范学院志愿服务文化让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精神浸润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