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世界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3)

王岳川:世界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3)

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重建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成为民族国家持久发展的新动力。越是世界化,越需要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要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要人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民族个性的表征,一个人没有文化会轻飘飘,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则会危机四伏,一个民族如果文化沉沦、丧失灵魂深度,其处境将极其危险。

在世界视阈下,重建中国文化自信,要破除对西方的仰视心理。对西方目前存在的诸多“现代性弊端”加以质疑,对那类缺乏反思不断追随西方现代性、将中国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和实现西方思想的工具的做法加以真切反省,进而看清西方在物质主义和视觉主义取胜的同时,其不断衰落的人文教育和不断滑坡的精神世界。诚然,欣赏西方的差异性文化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然而,珍惜本土文化则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自信。不会欣赏差异性文化的民族是短视的民族,而漠视自己文化的民族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回顾世界大国兴衰更迭史,一方面需要尊敬他者,欣赏差异,文化才有开放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始终不能失去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这样文化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在世界视阈下,重建中国文化自信,要通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确认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文化身份”这种与他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也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身份危机表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总体危机。一种文化没有了“身份”,就没有了存在的地基和精神之根,文化就失去了向心力和亲和力。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强大的话语压力下、在对传统的虚无的批判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整体上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失语了,沦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庸,中国自身的文化身份出现了辨识危机。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的身份标记,就会让其他国家辨识起来比较困难。 “他者”进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就容易被“他者”所化,从而失去个性。

在世界视阈下,重建中国文化自信,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五四”运动以来,革命与救亡使得传统文化遭遇到了严重挑战,不管是“废除汉字”还是“全盘西化”,乃至于“打倒孔家店”,都是对传统文化命脉的中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新”事物的追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强调,使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盛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幅度推进下,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文化的痕迹了。重建中国文化自信,应防止自卑主义、奴性主义,就是西方一切都好,中国一切都不行;也要防止国粹主义、地方主义,认为中国一切都好,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更要防止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这是将文化意识形态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看看哪些已经变成死的、僵化的文化,就坚决抛弃之,诸如裹脚束胸等;要看看哪些文化变成了文明的碎片,就像我们的硬盘需要整理一样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可以集中使用的“文化群”;要看看哪些是可以弘扬光大的还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看看哪些文化经过与西方思想碰撞以后变成了新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滋养中国,有可能变成世界的共识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当代文化创新打下了五千年的坚实地基;中国有古代骄人的创造和奔月的动力,在近代疲弱落后之后当代中国高新科技正在进入世界前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中国文化精华,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希冀更好地融入世界并推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善良愿望。这一切让我们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对重建文化自信充满着信心。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M].商务印书馆,2006.

[2] 史景迁.文化雷同与文化利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