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不仅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也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和新通道,还是城市发展体现和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实验沃土和重要载体。
智慧城市发展的主旨
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级的大而全的信息化系统,由网络、通信设备、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合而成,通过知识、技术、资金和服务的密集投入及其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城市精明增长,使城市发展可感知、可视化、可控化和可持续。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全球化技术实现应用与需求开发在地化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其本质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化效率,实现城市功能的多维重构和城市空间的再生产,进而实现城市的优化和市民的优生活。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和城市都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引导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英国更是把“智慧城市”定义为“未来城市”,旨在从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出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智慧城市,结合战略系统(可持续性、公民福利和经济发展)考虑城市发展,以促进城市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二是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是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三是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如今的“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早期的单一解决方案转化为整个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生态圈的建设,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政府希望借此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有效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四是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在继续加快本国国内探索的同时,已迈入制定和输出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及技术的阶段。据英国奥雅纳(Arup)工程顾问公司估计,到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的市场价值达4000亿英镑。制定标准意味着占据全球产业高地和市场先机。因此日本20家企业及业界团体组织2011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议制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指标”标准。法国和世界银行也在同一时期提出了方案,主要是对智慧城市中居民、行政机构的形态进行标准化的“业务标准”,与日本力争实现的产品“测定标准”在方法上不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