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祝志男:增强“四个意识”,争做合格党员(5)

(二)关于增强大局意识

什么是“大局”?“大局”是指宏观的、战略的整体局面和全局形势,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大局意识要求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具体而言,大局意识包括:国家层面的大局意识,关系到国家未来走向;地方层面的大局意识,关系到地方治理成果;部门层面的大局意识,关系到部门服务效能;个人层面的大局意识,关系到个人政治信仰。要依靠增强国家、地方、部门及个人的大局意识,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观大局、明大局、顾大局,方可谋大事。

第一,大局意识是中国人的独特思维优势。

“大局观”源于围棋,围棋是中国古人发明的、充满智慧和文化内涵的智力博弈活动,又被称为“战略的游戏”,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围棋的突出特点是局面大、变化多、错综复杂。要想获胜,必须从大处着眼,全盘、通盘考虑才行,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局部,可能会暂时获利,而从全局来看却可能已经满盘皆输。这就是中国古人所倡导的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在兵法中也是经常提到的,很多古人在论述中都谈到了大局意识的极端重要性。明朝的尹宾商曾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清朝的陈澹然也指出:“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思就是:自古以来不能从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不能够筹划好一时的事;而不能够看透全局来谋划事务的,便没有谋取(治理)一个地区的才智。可见,不论是在封建社会中,还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大局观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大局意识也体现了一种为人的担当精神。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就是说,君子会顾全大局来考虑问题。《左传》中有“临患不忘国”,《汉书》中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展现出中国古人所认识的大局意识中的担当意识。

近现代以来,尤其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有非常多的为了整体大局而牺牲小我的例子。当时为了整体战局的胜利,许多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在整体部队的撤退过程中都作出了服从大局的牺牲。例如,在长征转移期间,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的董必武,面对组织让他的妻子陈碧英留下的决定,这位老党员虽然万分不舍,但仍明确表态“个人必须服从组织”,与妻子一别就是生死两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走上长征之路时,当时有很多党内的同志都留了下来,在艰苦的后方牵制敌人,配合红军主力转移。这些留下来的同志有瞿秋白、陈毅、项英、何叔衡、毛泽覃等,其中有很多同志因为掩护主力部队而壮烈牺牲。瞿秋白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执行死刑时大声唱着国际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很多共产党员主动远赴边疆,屯垦戍边。改革开放后,很多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敢闯敢试,勇于探索。这些都是在当代大局意识的具体诠释。比较典型的就是北大荒开垦。北大荒开垦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事实,电影《老兵新传》就是北大荒开垦的真实记录。《老兵新传》讲述的是:1948年老战转业,要求到北大荒去开垦,他和小冬子、周清和等人来到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建立了第一农场筹建处,又动员一批汽车工人到农场开拖拉机。后来上级派来了农业专家,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北大荒第一年就种上小麦两万亩。当时老战士在开垦完这片土地之后,又到别的地方去开垦。这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迎难而上、勇于自我批评、顾全大局的老战形象。那么,今天的党员干部在思考问题、践行党的事业建设上,也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中时刻装着中国改革发展“总盘子”这个大局。

第二,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大局意识、大局视野。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中,每一个领导人都非常强调大局意识。

第一代领导集体时,有一篇指导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战斗新闻就是《论十大关系》。建国之初,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方方面面,而《论十大关系》就是从整体的全局中通盘来考虑的。为了撰写完成《论十大关系》,从1955年12月到1956年3月,刘少奇先后约请国务院30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汇报,来了解国家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曾经形容自己当时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除了休息就是听汇报”。就是在这样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中,才逐步形成了这篇重要的《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前五点谈的是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论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从中国是农业大国的角度出发来论述这一问题,真正做到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第二代领导集体也是充分地把握大局意识,确立了内陆和沿海两个大局。治国理政需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发展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1992年南方视察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的南方讲话,这些都是在关键时刻把握住大局的重要阶段,为改革开放、国家的前进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三代领导集体谈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统筹兼顾发展。统筹,就是要通盘筹划;兼,本意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件事情或同时占有几件东西。统筹兼顾发展,说的就是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可以说,这些思想都是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在新时期的延续。

今天,我们要统筹兼顾,就要做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包括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等等多方面的统筹考虑,把握住当今的发展大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家发展实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我们避其锋芒,避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们的围堵,又可以把亚洲、欧洲、非洲的国家串联起来,为我国一些过剩产能找到输出口,而这些观点都需要有大局视野才能将其串联起来。因此,在今天,我们更应该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这样工作才能有章法。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