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院校的“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2)

探索高职院校的“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2)

二、“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运作

根据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职学生实际的素质水平,高职院校教学课堂迫切需要拓展、延伸,形成“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当代教育提出的“四个学会”有机对接,形成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见图2)。

图2:“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运作模式

(一)教学课堂。该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课堂或主体课堂,主要解决学生“求知”问题,除了教务处、督导办对课堂进行常规管理外,成立了学风督查办,对全校上课情况实行随机抽查制,并开发计算机分析统计系统,通过互联网APP同步送给学生、辅导员、任课老师、生活老师,同时建立了“一课四责”机制,把学生上课情况纳入任课老师、辅导员、生活老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优评选、晋级相结合。

(二)实践课堂。“实践课堂”作为学生“做事”训练平台,学院成立了社团与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对社团、社会实践项目、社区学校、创业配备指导老师,建立“一业绩多分享机制”,其业绩纳入学生素质考核、评优评选奖学金考核评定标准内容,纳入辅导员月度、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直接对接;纳入指导老师年度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范围。

(三)宿舍文化课堂。“宿舍文化课堂”作为学生“共处”能力训练平台,学院成立了宿舍文化建设中心,按照1:500配备专职生活老师,开发宿舍管理考核系统,通过互联网APP同步推送给学生、辅导员、任课老师、生活老师,建立“一室四责”机制,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业绩纳入生活老师、辅导员老师的月度、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内容,纳入学生素质考核和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的考核;纳入教学系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标准考核内容。

(四)素质拓展课堂。“素质拓展课堂”作为学生“做人”训练平台,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标准和计划、互联网考核机制,实现APP同步推送,开设了12门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和“开放式主题班会”“尚善名师大讲堂”“创客沙龙半月谈”等大学生素质“四级七维三测评”体系,设置素质学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素质业绩三挂钩”机制,学生其素质拓展业绩与本人综合素质、奖学金、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等考核直接挂钩,与辅导员岗位业绩、月度绩效工资考核挂钩,与教学系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围绕“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了管理机构支撑、管理队伍人员支撑、管理制度支撑、考核评价支撑、激励机制支撑、互联网网络支撑等体系。最终构建了大学生“1+x+0”综合素质考核机制和互联网+同步考核APP推送系统,实现了全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考核精准化、数据处理网络化、信息传输同步化、同步管理、同步评价、同步教育。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