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经济结构性失衡(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经济结构性失衡(3)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出现失衡局面。尽管我国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但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供给体系未能及时跟进,结果是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的巨大产能是和投资及出口主导的需求结构相匹配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以及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国内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温饱型低端性向舒适型高端性转变,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更大的要求。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海外消费约1.2万亿元,刷新2014年1万亿元的纪录。虽然导致海外巨量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同类商品国内外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但同类商品品质的不同仍然也是吸引大量消费者海外购物的原因。

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调整供给方向,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国内高端需求已成为中国经济调结构的重点。因此,在去产能的同时,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结构逐渐适应国内需求新变化。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一是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造新产品与提升产品双管齐下。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石,是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自由流动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法治环境是重要的制度环境,法治运行状态成为构成企业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环境良好,企业交易成本降低,往往会抵消其他方面成本如人力成本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往往流向资本并不稀缺的发达地区,尽管落后地区资本收益率相比富庶发达地区更高,但由于制度成本尤其是法治环境落后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却不能对资本有更强的吸引力。而良好的法治环境,较低的交易成本,会更易于引进外资流入,也就能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优势互补、有序运转的良好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