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怎样处理好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4)

摘要:重提阅读就是找回人的思考本能,正如体育锻炼找回体能。纸媒介的好处是稳定性、逻辑性,缺点是不快捷、不形象、不生动;电子媒介的好处是快速、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缺点是不稳定,浮浅。这是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必抱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正确应对,处理好粗和精的关系,以我为主,撒网捕捞。

曾经有个笑话,说一个捕鸟的人张着一个网。后来一个人问,你怎么捕鸟呀?他说,鸟飞过来撞到网的眼里,我就捕住它了。那个人就说,既然撞在一个眼里,那要这么多眼干什么呀,你用一个不就行了吗?这是讲笑话,不可能。你必须有很多个网眼,才可能有收获。

2011年是我们国家两个大节点,一个共产党90年,一个是辛亥革命100年。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一封是林觉民的给他妻子写的一封信,他信中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正因为我爱你,我才把这份爱献给全民族,所以我敢去牺牲。

第二封是聂荣臻的,聂荣臻出国留学时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他说: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看到这两封信以后,我就想起我的抽屉里还放着一个东西,七年前,我在129师南下纪念馆的墙上看到手掌大的五张纸,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他上面写着:明天我们部队就开拔南下了,我要下去打仗,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的。望你好好保重身体,多吃饭,不生病。同时希你好好教育丰丰小儿、小女雪雪,长大完成我未完成之事。

这三封信集合在一起,说明当时那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怎么过来的?一个是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一个是共和国的元帅,一个是无名烈士。《人民日报》登了以后,再一找,才知道这个无名烈士叫查茂德,当年安徽金寨起义以后,跟着徐向前13岁长征到了北方,这么过来的一个人。所以这就合成了一个主题,构成文章《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从重庆到福建,从南到北,特别是无名烈士的家书,在我抽屉里放了七年。大家看这张网,时间跨度和地理跨度多大,才网到这个材料,读起来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就要学会“捕捞”。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