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

摘要:兴贤书院建于南宋孝宗时期,为纪念先贤胡宪(号籍溪先生)而构筑。朱熹当年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所谓“兴贤”,即寓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后书院于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乡人连城珍等十四人首倡,在崇安县令张翥支持下,得以重建。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后长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县五夫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因谥文,又世称朱文公。

朱熹自小聪颖,善学好问,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中进士,曾任秘书阁修撰,漳州、潭州知州,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做官清正有为、廉洁奉公。

朱熹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振举书院建设,广注典籍,于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的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朱熹故居和书院

紫阳楼

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直到晚年迁居建阳,在此楼堂住了近50年。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建于南宋孝宗时期,为纪念先贤胡宪(号籍溪先生)而构筑。朱熹当年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所谓“兴贤”,即寓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后书院于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乡人连城珍等十四人首倡,在崇安县令张翥支持下,得以重建。

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又称武夷书院,位于福建省武夷山九曲溪五曲溪东,隐屏峰南麓,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按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所记,其布局大致是: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

朱熹在此著书立说,授徒讲学,长达五年之久。其理学思想也因此传播开来,形成了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汇集了当时主要的儒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之大成。他还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成一系,始创“四书学”。之后,一批理学名家相继在武夷精舍附近择地筑室,读书讲学,有的还以“继志传道”为己任。所以,武夷精舍所在地武夷山在南宋时期已成为一座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