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吴德贵:找准角色定位 做政治合格的媒体人(4)

其次,关于学习的若干理念。不学习的组织是僵尸,不充电的脑袋是木瓜,不学习的人是植物人。学习力决定竞争力,学习力决定创造力,学习力决定领导力。所以,我们的竞争力从哪来?创造力从哪来?领导力从哪来?源头、前提、基础——学习。只有学而之至,没有生而之至。终身教育的实现在拓展。过去我们讲终身教育是指从上学到退休,今天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是从摇篮到坟墓,是整个人的生命周期。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传遍了全世界,受到了诸多国家推崇。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来自于彼德·圣吉。20世纪90年代初期,彼德·圣吉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就全面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其中的核心要义有三点:

第一,团结的学习,而不是个人的学习。指的是团队的、有组织的、集体的学习,不是单个人的学。

第二,持续地学习,而不是一时地学习。指的是持续地、不间断地,不是学一段停一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三,改变人们心智模式的学习,包括心态、思维,都要改变,都要调整。这不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我对学习组织理论的理解。学习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那么,现代人才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第一,学习的能力;第二,实践的能力;第三,创新的能力。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这个《决定》里,中央明确提出,现代人才需要具备三项核心能力,其中第一个就是学习能力。

人生有三个“不能等”,有两个东西不应该拒绝。三个“不能等”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学习充电不能等、养生保健不能等。两件东西不能拒绝: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健康。

再次,中国未来人才需求的走势。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在我们国家,有六类人肯定“走俏”,还有八类人注定“滞销”。六类“走俏”的人包括创新型的人、复合型的人、应用型的人、专门型的人、协作型的人、学习型的人。“滞销”的八类人具体包括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打独斗的人、学习笨拙的人。

关于文盲有三种界定。

第一种是传统文盲,也就是没上过学,没念过书,不认得字的人。

第二种是现代文盲,具体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不识字,这是从传统文盲过渡而来的;第二类是看不懂现代图表和标示的人;第三类是不懂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人。

第三种是未来文盲。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种人不会使用网络,不懂得在网上捕捉信息。也就是说,未来文盲指的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最后,中央政治局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我们来看一下中央政治局的学习情况。

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中央政治局就有集体学习的制度,当时的规定是每两个月政治局集体学习一次。习近平主政以后,不仅坚持了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而且把时间进一步地缩短了。从2012年11月17日第一次集体学习到2017年2月21日,4年多的时间里,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集体学习了39次,平均下来大概每40天学习一次。这充分表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求知的欲望是多么强烈,而且,也给我们全党各级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伟人和大师都爱读书,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毛泽东爱读书,孙中山爱读书,鲁迅爱读书,季羡林爱读书,我们的习总书记也爱读书。习总书记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总书记读了很多的书,根据媒体上陆续报道的和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及的,我们来看一看,习总书记读了多少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及的书目有25本,在其他场合,先后提及到的书目有144本。其中,中国的53本,美国的15本,俄罗斯的9本,法国的18本,英国的27本,德国的19本,意大利的1本,古希腊的2本。这144本加上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及的25本,一共是169本世界各国、古今中外的书目。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