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理念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

以共享理念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

2.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些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等,使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师资短缺、某些乡镇农村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健全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在现有条件下,促进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需在合理均衡地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上用力。经过这些年改革发展,我国农村教育已经由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不高。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需求,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农村与城镇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差距问题。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要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配置交流抓起,实现“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即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同时,还要通过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和办好特殊教育,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贫困地区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3.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农村中小学生共享高质量教育。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优质师资的流向影响着优质生源和办学资源的流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核心,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关键在于均衡配置师资。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并为此打出了政策“组合拳”:通过免费师范生政策,培养补充农村教师;通过实施特岗计划,补充大批农村教师;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完成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一轮培训;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等等。这些有力举措,使农村教师数量得以保持稳定,学历层次和素质能力明显提升,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得到加强。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教师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都还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数量不足、工资待遇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职称晋升困难等,导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因而造成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薄弱。教师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拉大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因素。

为改变这种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他要求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教育部门要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解决乡村教师待遇和编制问题,城乡统一编制标准,并从制度上解决乡村教师评职称等职业发展问题,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使他们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使农村贫困地区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长起点公平,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本文系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7JFZX010]成果)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